1992年的某一天,有著「演技之神」之稱的周潤發,在面對記者關于「誰會取代周潤發地位」的提問時曾這樣說道:
周星馳已經取代啦!無論是演技風頭還是票房,在香港有誰能比得上周星馳?他在香港的地位無人能夠撼動!
發哥說這句話的時候并不是所謂的商業互吹,他明白此時的港片市場再不是槍戰片的天下,周星馳用自己的無厘頭表演方式和精湛演技,將香港影壇正式帶入了雙周一成的黃金盛世!
這一年,他剛滿30周歲,一個真正屬于周星馳的時代已悄然來臨...
無獨有偶,除了周潤發的佩服之外,香港大腕導演陳嘉上在這一年也被星爺征服。此后無論在任何時候任何地點,陳導在談到周星馳時都會如迷弟般贊不絕口!
後來在回憶與星爺合作往事時,陳導曾這樣說道:
有一場戲我在鏡頭后面看呆了,周星馳一邊唱南音,一邊瞇著眼拍腿。我看到了一個天才演員,直到現在我依然覺得他是最出色的!
看到這里 熟悉星爺的影迷或許已經猜到,這部讓陳嘉上直呼天才,讓周潤發承認自己被取代的電影,正是我們今天要說的《武狀元蘇乞兒》。
解讀港片幕后,致敬傳世經典,大家好,我是豆沙。
1990年4月5日,徐克用一部《笑傲江湖》奠定自己新武俠掌門的地位,并成功將香港影壇從江湖片帶上古裝武俠片的快車道。在此后的幾年里,以徐克為代表的的中生代導演們,又先后推出了《黃飛鴻》系列、《新龍門客棧》等佳作。
不僅在動作場面拍攝上更加行云流水,精神內核也從門派恩怨上升到家國仇恨,如潮好評讓曾經沒落的武俠題材重新回歸主流。而市場的認可也激發了電影從業者的創作熱情,一時間擅長自我復制的香港導演們紛紛轉拍武俠片。
但在這股盲目跟風武俠的洶涌人潮中,有一個人卻不愿隨波逐流,他就是剛剛在前一年,憑借《逃學威龍》拿到金像獎最佳編劇和導演雙提名的陳嘉上導演!
隨著《逃學威龍1》在票房市場上的大獲成功,陳嘉上更堅定了自己要拍時裝動作片的決心,當他滿懷憧憬拿著剛寫好的《飛虎》劇本,找到嘉禾影業的老闆時,對方的態度卻讓他大失所望。
嘉禾不僅沒有給他投資,還拿出《武狀元蘇乞兒》的劇本讓他拍,并表示想要拍《飛虎》就必須先拍完蘇乞兒!
俗話說: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即便陳導心里有一萬個不情愿,但為了能讓《飛虎》順利開拍,于是他就硬著頭皮答應了嘉禾的要求。
當陳嘉上還在為從未拍過的武俠題材感到焦慮時,他不知道的是,嘉禾早已為電影成功買下了定心丸!這顆定心丸究竟是什麼呢?
沒錯,是周星馳!
從1988年《霹靂先鋒》時的嶄露頭角,到1990年《賭圣》的一炮而紅,再到1991年《逃學威龍》后的雙周一成,在這短短的3年時間里,周星馳從那個死跑龍套的「星仔」,迅速成長為紅透香江的「星爺」,而由他擔當主演的電影基本都能穩拿票房桂冠!
一年后的1992年,周星馳連拍7部電影,這其中竟有5部占據當年票房排行榜前五名。
自此香港影壇正式進入史無前例的「周星馳年」!
素來以巨星堆砌票房的嘉禾影業,自然不想錯過這個賺錢的機會,于是他們大筆一揮拿出800萬片酬,把香港電影的票房保障帶進了《武狀元蘇乞兒》的劇組。
800萬是什麼概念?
要知道那時候永盛公司的老闆向華勝,剛以300萬每部的價格跟星爺簽了10部戲。而嘉禾卻因一部戲直接把片酬翻了三倍。
嘉禾之所以敢這麼做,除了想拉攏常年在新寶院線上映的永盛外。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們對星爺的票房號召力充滿信心且對此深信不疑。
就這樣,一部星爺無厘頭與武俠相結合,講述官二代蘇乞兒觸底逆襲的電影,在北京初冬暖陽的光影中正式開機!
看到這里,或許會有人感到奇怪,為什麼一部香港電影要跑到北京取景拍攝呢?
其實早在1982年時,香港導演張鑫炎就曾帶著劇組北上,拍出了火遍大江南北的《少林寺》。一年后,李翰祥導演也在北京拍出了《火燒圓明園》和《垂簾聽政》。
作為曾經的「東方好萊塢」 ,香港電影在經歷了輝煌的黃金十年后,卻在進入90年代后發展慢慢出現疲態。面對著內地電影市場的蓬勃發展,香港電影人普遍被此消彼長的焦慮感裹挾,甚至當年的香港報刊曾在頭版封面上,赫然打出了「香港電影之死」的粗體黑字。
這樣的焦慮刺痛著每一個港片從業者的心,于是從1992年開始,以嘉禾、新藝城為代表的老牌電影公司開始紛紛北上,期待背靠內地市場和資金,尋求香港電影的破局之道。
正是因為這樣的契機,影片報幕里才有了中國電影合作制片公司(CFCC)的出現;也正是因為合拍公司的聯合攝制,武狀元蘇乞兒劇組才有機會領略祖國的壯美山河。
這方故土是他們的家,這片山河是他們的國。有國有家,才有了武俠電影中家國情懷的根!
在此后的幾十年里,港片北上已成為潮流趨勢。那些選擇北上的人,在經歷風雨兼程后留下了港片的魂;而那些選擇留守的人,卻在日漸式微的落差里失神喪魄…
講到這里,還有一個不為人知的小插曲!正是因為這次北上,年僅5歲的楊冪才有機會以群演的身份,與星爺有了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的合作,并成為這部戲中隱藏最深的一個龍套。
楊冪在影片最后飾演蘇乞兒的小女兒,但對于這段經歷楊冪卻早已忘得一干二凈,直到上了大學后才發現原來自己曾是最小星女郎。不知道視訊前的你,當初在看這部電影時有沒有發現呢?
這些都是后話,我們再說回電影本身。
雖然陳嘉上硬著頭皮接拍了這部戲,但他卻從來沒有拍過這種武俠題材。為了能順利拍完這部讓自己頭大的電影,他翻閱了很多歷史資料并惡補了周潤發版的蘇乞兒。
當陳導看到發哥在熒幕上的尷尬表現時,他不禁在心里打了一個問號,演技之神都不能完美詮釋這個角色,稍顯稚嫩的周星馳能做到嗎?
但接下來星爺的表現,讓陳嘉上終于把那顆從香港懸到內地的心,徹底放進了肚子里。
當初拍「抄家」這場戲時,陳嘉上的劇本里要求表現出落寞的鏡頭,而他自己也沒有想明白該如何去演繹。于是他找到周星馳,想聽一下對方的意見。
而星爺聽后沒說話,徑直走向旁邊的煙床。既沒有捶胸頓足,也沒有哀嚎連天,而是躺在那里即興唱起了南音…
看到星爺的這段即興發揮,坐在攝像機后面的陳嘉上頓時驚呆。他無法想象周星馳竟然可以用這種方式表達哀怨。表面不動聲色,內里卻早已是萬蟻噬心!
在後來回憶這一幕時,陳嘉上曾這樣評價星爺:我覺得我看到了一個天才演員,直到今天我依然覺得他是最好的演員。
或許也正是因為看了星爺在這部戲中的表演,周潤發才會說出自己已經被周星馳取代的話!
熟悉周星馳電影的影迷都知道,星爺這種極具反差卻隱忍不發的表演方式在電影中曾多次出現。前一秒還在后悔因自己的不學無術導致家財散盡,然后滿目落寞的對勸自己學寫字的師爺說道「我會學得」;
后一秒在走出家門,面對前來抄家的官兵和冷眼旁觀的路人。卻表現出自己的紈绔癲狂和不屑一顧;前一秒還是那個在妓院囂張跋扈揮金如土的闊少爺;后一秒卻成了那個在雪中為救父親甘吃狗飯的窮乞丐;
享受過滔天富貴,亦嘗盡浮世苦楚。
一切如過眼云煙,但經歷過才不枉來人間這一遭。正因如此,星爺才會用自己的精湛演技為我們塑造了那個,集戲謔與坦誠,狡黠與真心為一體,前一秒還嬉笑怒罵皆形于色,下一秒卻真情流露一片赤誠的蘇乞兒,并讓這部電影成為所有影迷心中永遠無法代替的存在。
香港才子黃霑一生口無遮攔,三句話不離葷段子,但只有在談到周星馳時,他卻一臉肅穆的這樣說道:去片場看他(周星馳)是很過癮的事,你可以看到哀樂兩個極端!
寫到這里豆沙忽然想起影片中這樣一個畫面,蘇乞兒在人生最落魄之時于夢中學會了睡夢羅漢拳,在他入睡前曾在地上寫下「苦海無涯」四個大字;
但當他如夢方醒時才發現,苦海無涯早已變成了苦盡甘來。
其實有時候人生就是這樣,歷經無涯到甘來我們才會終悟人生:這滿眼的世態炎涼和富貴落魄,也不過只是大夢一場。但不管你趴在稻草堆里哭的有多痛,終究還是要親手抹去淚水站起來,一邊衣衫襤褸,一邊傲然前行。
如果你的心是醒著的,又何妨是跪著還是站著;如果你的心是不屈的,又何妨是是武狀元還是臭乞丐?
人生已過三十,是時候停下來好好思考我們曾自怨自艾的人生了...
最后借用蘇燦那首未唱完的南音作為結尾:
身如柳絮隨風擺,歷劫滄桑無了賴,鴛鴦扣,宜結不宜解。
苦相思,能買不能賣,悔不該惹下冤孽債,怎料到賒得易時還得快。
顧影自憐,辜負了如花少艾,恩愛煙消瓦解,只剩得半殘紅燭在襟懷…
《武狀元蘇乞兒》是豆沙個人非常喜歡的一部星爺作品,我會用上下兩集來為大家帶來更全面的解讀;關于星爺與達叔,張敏的故事我會在下集重點講解,最后謝謝大家花這麼久看完這個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