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人:周香
結婚后,我是和公婆住在一起的。說實話,我很不開心。
也許有人會跟公婆相處得像一家人,但我沒那麼幸運。
嫁到婆家,和公婆住在一起的感受就是:不管怎麼樣,我始終像是個外人。
很明顯的一個對比:公婆見到我老公,總是很親切地噓寒問暖。
見到我,要麼就是沒表情,不說話,要麼就是沒事找事,指教批評我兩句。
我將心比心一下,也能理解,兒子和他們生活了幾十年,當然很親切很熟悉了。
我對他們來說,是完全陌生的兒媳婦,讓他們表現得跟我多親切,那不現實。
所以我嫁過去沒多久就適應了這種反差,我表示理解。
我覺得日久見人心,只要我真心為這個家付出,真心對公婆好,他們早晚待我如親生女兒。
誰都想要一個溫馨和睦的家庭,只是天下不會白掉下溫情脈脈,總要先付出,才能有所得。
結婚后這些年,我也對公婆有了大致的了解,老兩口沒什麼錢,平時生活很節儉。
我每個月領了工資,都會給公婆一人買一樣東西,有時候是一套衣服,有時候是一雙鞋,有時候是老年人營養品。
我每次去買這些東西,別人問我買給誰穿,我總是笑著說買給公婆穿,大家就會夸我,順帶著說羨慕你公婆有你這樣的好兒媳。
聽到這樣的贊美,我開心地笑了 ,其實結婚這些年我挺累的,丈夫家沒什麼錢,而且丈夫工資也不高,不怎麼上進,公婆也沒有退休金。
為了這個小家庭以后能有更好的生活,我只能自己更努力,主動提出上夜班,因為夜班工資比較高,沒錢只能自己多吃苦。
都說上夜班要多補充營養,平時要吃得好一點,但我在公婆家也沒有好吃好喝的條件。
我公婆自己在家門口荒廢的地方種了一點蔬菜,我平時下了夜班回家,公婆已經做好了青菜豆腐等著我。
每天上12個小時的班,工作已經很累了,公婆既然幫我做好飯菜了,我也就恭敬不如從命,馬上吃了。
我公婆吃飯很簡單,早上是青菜配豆腐,或者是胡蘿卜配他們自己最好的咸菜,中午和晚上都是做面食,不是煮面條就是炒面條,再不然就是煮米粉,炒米粉。
這些面食也是青菜配雞蛋,幾乎不會有其他東西。公婆說他們從年輕這麼吃到現在,一點事情都沒有,讓我也跟著他們一起這樣吃。
我再一次妥協了,他們煮什麼我吃什麼,要是想吃點別的,我就網購,或者在外面吃點。
這些年我一直堅持全年無休,在工作中始終勤奮刻苦,我把掙到的錢全花在小家庭里, 花在對公婆好這些事情上。
這些年我花在自己身上的錢很少,我買的衣服鞋子全都是一百元以下的,我從來沒有買過一次護膚品。
我沒過任何一次節日,就連我的日,我也從來不過。
遇到刮風下雨天,我就算是帶病,也會去工作,為的就是多掙點錢為這個小家庭。
我對婆家可以說是掏心掏肺,我以為公婆也把我當成一家人,我不求錦衣玉食的生活,只希望一家人一條心。
但一次夜班臨時取消,讓我意識到一件事情:哪怕結婚已經6年了,我始終是這個家的外人。
那天公司突然說夜班取消,改成其他會議,那就沒我什麼事情了,我就提前回家。
因為我出門上夜班前我是已經吃過面了,所以我提前回家并沒有通知公公婆婆。
結果就看到這樣的一幕,公公婆婆還有我的老公一起在桌上吃飯,桌上大魚大肉很豐富。
我進門的時候,我老公正在啃排骨。他吃得很開心,看到我一愣,接著表情很慌張。
顯然是沒料到我會在這個時候回來。
這個場景,不用多問,我就知道,這是區別對待。我不在家,婆婆和公公就給老公煮大魚大肉。
我一在家,婆婆和公公就都是煮青菜配豆腐,煮面條。
我十分憤怒,我馬上請假不上班了。這麼多年我辛辛苦苦為了這個家,我缺的是那點吃嗎?
顯然不是,我在乎的是婆家人的態度,他們根本就沒把我當成一家人。
如果我公婆這樣對我,我老公也站在我這邊,那我覺得這婚姻還是可以繼續,因為那至少證明我老公把我當家人。
但現在是我老公明知道我每天吃的和他不一樣,他沒有任何作為。
我結婚6年,我把他們當家人,他們把我當成什麼?我提出了失婚,連夜搬去了娘家。
我不介意在婆家粗茶淡飯,但我介意在婆家始終當一個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