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83年的《射雕英雄傳》獲得巨大成功的同時,
誰也不會想到這部劇中的路人龍套們,卻成為了後來的影視圈頂流。
要談起這部劇的誕生,則不得不提1976年米雪的版本了。
哪一個版本最美?
1976年,白彪與米雪主演了《射雕英雄傳》。
在當年的香港可以掀起來收視狂潮。
有意思的是,扮演黃藥師的竟然是陳慧敏。
這個版本是由香港佳藝電視台拍攝的,而作為香港電視市場的老大哥,
無線電視則被狠狠的壓制了一波。
于是在1983年,無線電視台開始大力籌拍《射雕英雄傳》。
準備用這部劇打敗佳藝電視台。
為了拍好這部劇,無線邀請來了王扶林(導演王晶的父親)做監制,由杜琪峰,徐克為導演。
還邀請了顧嘉輝、黃霑、鄧偉雄來為該劇譜寫了5首歌曲。
一切準備得當之后,便開始考慮四位主角的人選。
四位主角最先敲定的是黃日華與楊盼盼。
因為二人此時已經是小有名氣了。
而黃蓉與楊康則遲遲找不到人選。
于是無線開始廣撒網,不求名氣,只求最合適。
這才讓翁美玲與苗僑偉獲得了出演機會。
特別是翁美玲穿上戲服后的感覺,就是書中的黃蓉走進了現實。
可以說這四位主角的選擇,都是恰到好處。
無線高層擔心年輕演員無法撐住場面,便邀請來一系列老戲骨。
比如謝賢扮演的楊鐵心。
曾江扮演黃藥師。
劉丹扮演洪七公。
秦沛扮演鐵木真。
陳秀珠扮演程瑤迦。
即便是江南七怪,也都是黃金配角。
而在這部劇中,真正臥虎藏龍的卻是龍套們。
吳孟達在這部劇中扮演丐幫的彭長老。
另外一位長老就是由黃一飛扮演。
吳孟達在這部劇中也算有個名字,不算太龍套。
當年無線訓練班怎麼考都考不過去的周星馳,
還是在黎美嫻的幫助下,進入了TVB。
在這部《射雕英雄傳》中,周星馳就多次扮演龍套。
比如一開始的就扮演宋兵小頭目。
對著楊鐵心和郭嘯天一頓嘴炮。
不得不說這時候的周星馳就已經有點無厘頭的表演風格了。
而在最后一次出鏡時,是被楊康抓來的死刑犯,
送給梅超風練功,一句台詞都沒有,就被梅超風把頭給扭了。
對著表演一直很有追求的周星馳,在片場建議導演給自己加戲。
在梅超風一爪打過來時,自己先用手擋開,然后再死。
但是導演理都沒有理他。
後來他拍攝的《喜劇之王》,也算是對自己龍套生涯的一種情景再現。
吳鎮宇在劇中也是多次扮演龍套。
第一次是扮演丐幫弟子,而他身旁這位,
在《鹿鼎記》中扮演楊大哥的那一位。
吳鎮宇還扮演過一個賣燒餅的年輕人。
因為落魄后的楊康偷他燒餅,追了他幾條街。
而左邊這一位演員,也是經常出演在香港三級片中。
年輕的歐陽震華在劇中扮演陸乘風的家丁。
那時候的他還很清瘦,也算是濃眉大眼。
後來發胖后他,反而是獲得了更多的角色。
影后劉嘉玲在這部劇中飾演華箏的侍女。
給剛醒的黃日華端茶遞水。
扮演華箏公主的黃造時,還是歌手童安格的表妹。
天王巨星劉德華,在這部劇中是龍套的龍套。
只能遠遠的站腳助威,
真的就是十八歲那年,站如嘍啰。
劉德華演戲,唱歌,長相在當年都被詬病過。
但是他十分的勤奮,幾十年如一日的努力提高自己。
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在娛樂圈中出人頭地,無異于千軍萬馬多獨木橋。
能冒出頭得非常少。
如今再看這些龍套減員,都是靠著自己的努力一步步獲得成功的。
周星馳就是最好的例子。
那有沒有不經歷過跑龍套就能火的演員呢?
當然也有,如果長得像金城武,吳彥祖,鄭伊健這樣帥,
或許可以節省很多時間。
聽說鄭少秋也在這部《射雕英雄傳》客串過一個龍套演員,
不知道有沒有朋友發現過?
對于這部經典作品中的路人甲乙丙丁,大家在當年觀看時,
有過深刻的記憶嗎?
歡迎大家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