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兄弟姐妹之間關系最好,不管誰有事,總會第一時間出來幫忙。長大成家以后,每個人都有了自己的家庭,彼此之間有了難處,就沒辦法再像以前一樣,無所顧忌的喊人幫忙。他們愿意幫忙,是情分,不愿意幫,是本分。
周女士生病了,在醫院動了手術。她想著自己姐妹多,每人2天,3人輪流一次就6天了。而且姐妹之間照顧起來還方便一些,平時還能說說體己話。可是當她提出這個要求后,小妹卻不同意了,她說自己沒時間,而且她也沒那個義務來照顧她,讓她找自己的子女去。周女士很傷心,覺得這個妹妹有點無情,兩人為此還差點吵了起來。
我父母生了4個女兒,我排在第三個。從小到大,我們4姐妹關系就非常要好,就連父母生氣了要打我們其中的一個,另外三個總是會第一時間沖上去,要麼勸阻父母,要麼一起挨揍。村里的大人小孩都很羨慕我們,不是因為我們姐妹多,而是因為我們非常團結。
他們總說,他們家就只有2個兄妹,還總是因為一點小事就吵架,打架也是常有的事。有時候是因為零食分得不平均,有時候是因為干活分得不平均。畢竟吃的誰也不想少分,干活卻是誰也不想多做。
而我們4姐妹卻恰恰相反,有活搶著干,有吃的都彼此讓著。我覺得,不是因為我們多懂事,而是我們家太窮得緣故,讓我們不僅明白了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的道理,還更加珍惜彼此直接相互扶持的溫暖。
我們4個人商量,就算以后成家了,我們也要在同一個城市生活,這樣誰有困難了,彼此招呼一下也能有個照應。因為這個約定,我們結婚,成家,孩子長大都在同一個城市生活。
只是我慢慢發現,隨著我們有了自己的家庭以后,我們4姐妹之間走動得越來越少了,只是偶爾在我們姐妹群里聊聊天。互相打趣,互相笑罵,雖然沒見,依然能感受到我們小時候的姐妹情。
時間過得很快,一晃我們都老了。我們幾個的孩子都長大成家了,他們各奔東西,有留下的,有外出的,只有我們4姐妹依然還停留在這個城市生活。
我自己生了一個兒子一個女兒,他們也已經長大成家了。只是他們都去了外地,不在我身邊。孩子雖然都不在身邊,但是我并不覺得會太孤單,畢竟還有幾個姐妹在附近。
有一次,我動完手術在醫院住院,想著孩子們都比較遠,而且在上著班,來回奔波比較麻煩,就沒有讓孩子回來。而是選擇讓其他3個姐妹來照顧我。讓她們一人2天,輪流來醫院照顧。我說現在我有困難,你們幫了我,以后你們有事的時候,我也會義不容辭的。
我以為這個要求對于我們以前的關系來說,她們應該都會同意的。只是沒想到當我提出要求后,大姐和二姐還沒有說話,小妹就跳出來反對了。她說她要給兒子兒媳帶小孩,不方便來醫院照顧我。我聽了心里有點不舒服,我讓她兒媳請假兩天回來帶一下孩子。畢竟2天時間也不算很長,應該是比較好請假的。
小妹不樂意了,她說姐你說話怎麼這麼輕巧呢,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事情,你怎麼不讓你兒媳請假回來照顧你呢?看到我們要吵起來的趨勢,大姐趕緊出來當和事佬,她說她已經退休了,在家閑著沒事,小妹的2天就她來頂,她一人照顧4天。
看到大姐這樣說,我和小妹都沒有說話,過了好一會,小妹突然笑了起來,她說我開玩笑呢,我怎麼可能不去?我們是最好的姐妹,姐姐有事,我就是赴湯蹈火也得去啊,更別說是去醫院照顧了。看到小妹這樣說,我心里的那點不愉快立馬煙消云散,是啊,我們是最好的姐妹,最算她真的不來,我也不能責怪她,畢竟就像別人說的,成家以后都是身不由己。
更何況我們都是同一個媽生的姐妹,關系最親近,感情也最深厚,小時候一起哭過,笑過,打鬧過。世界一直在變,生活也一直在變,唯有我們的姐妹情一直還在!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