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應該學會正確地審視自己的親人,包括自己的父母和兄弟姐妹。
親人只是親人,他們也不是圣人,即使擁有「親人」這個身份,也并不意味著他們不會做傷害自己的事情。不要神圣化任何一個人。
王明(化名)和李娜(化名)經由相親認識,二人的生活一直都很和諧,從沒有過什麼大問題。
但是,王明查了李娜的銀行流水后,二人竟然鬧到了要失婚的地步。
王明和李娜經由相親認識,但是二人也有緣,話語之間也投緣,很能聊到一起,便交往了有一年。
王明家世不錯,父母在城里有房子,家里還有一個姐姐。王明姐姐也很有出息,他工作后也受到了姐姐不小的幫助。
李娜家世比較普通,而且她還有一個弟弟,所以父母自然免不了通過盤剝她來補貼弟弟。
李娜成績一直都很好,父母從沒有擔心過女兒的升學問題,李娜從升學到工作,一路都很順利。
只是,因為家中還有個弟弟,所以李娜父母經常會變著花樣地和李娜要錢
。
從她大學時候起,李娜父母每個月都會向李娜要一部分「撫養費」,美其名曰是讓李娜早日體驗成年人的責任感。
李娜從小一直都受著「父母含辛茹苦養育自己,自己有能力了就應該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還要涌泉相報」這類教育。
因此,李娜就認為自己每個月給父母一筆錢是理所應當的事情。除此之外,李娜每個月還會額外送他們很多東西,而且給父母和弟弟的東西她都專挑貴的買。
王明一早就知道李娜是個講義氣,重承諾的人。他倆還在彼此了解的時候,他就知道李娜為了給朋友應急二話不說就拿出了2萬塊錢,而且事后還沒催朋友還過。
而李娜之所以會直接把2萬借出去,也是因為當初朋友在她讀書遇到困難的時候借過一些錢。
李娜這種滴水之恩必定涌泉相報的個性讓王明感覺很新奇,覺得這是少有女人能做出來的事情,在他眼里,大多女人都嫉妒心強,睚眥必報。
李娜工作以后月薪并不低,足有1萬5,每個月養活自己,順帶養活家里人和沒有工作的弟弟也并不是一件難事。
王明經過努力升到了企業的領導層,盡管是個閑職,但薪資也有2萬,每個月還都能存不少錢。
李娜和王明二人完全有能力結婚,而且二人結婚以后也沒什麼負擔,哪怕李娜家里還有一個沒成家的弟弟,也并不會對夫妻二人的實際生活造成多大影響。
這是王明最初的美好設想,他認為自己和李娜的結合將會是一件讓人幸福的事情。
二人結婚后,王明便把自己的收入全都交給了李娜保管。一是因為李娜本身是會計專業,比較擅長管賬,二也是因為他很信任李娜。
夫妻二人剛結婚不久的時候,王明還會經常過問家里的事情。
李娜婚后其實并沒有馬上成為一名家庭主婦,起初她還沒有放棄事業,因此總是一邊兼顧事業,一邊還要照顧家庭。
只是後來王明調了崗,工作變得越來越忙,再沒時間過問家里的事情,李娜才辭了職,開始一心一意照顧起丈夫和家人,順便安心在家里養胎。
李娜父母鼻子靈敏得很,他們發現李娜往家里寄的東西越來越多,價格也越來越貴這一點上就斷定了王明漲了工資。
每次李娜寄回家的東西都會被弟弟拿手機左掃右掃,又查品牌又查價格,還會給所有東西估總價,以此判斷李娜的
經濟狀況。
不得不說李娜的家人真是有閑心思,都能通過女兒寄回家的東西來選擇盤剝女兒的力度。
李娜的父母知道王明的收入越來越多以后,就開始想方設法盤剝李娜。
李娜是他們的女兒,脾氣性格也被父母摸得門兒清。
他們知道李娜成了家庭主婦,現下沒有收入來源,而且李娜之前工作的時候每個月都會給家里打6千塊錢,所以他們斷定現在結婚后女兒手里完全沒有積蓄。
而女兒送的禮物價格不降反升,便更讓李娜父母一家斷定王明確實是漲了工資。
所以,他們便拼命地多給李娜錢和東西。因為他們確定,以女兒的性格和行事作風,她將來回給父母的一定會只多不少。
事實果然如此。
李娜父母總是隔三天就送李娜一些有機蔬菜和水果,除此之外再沒送過其他東西,反而有時候還以弟弟掙了錢不需要姐姐再補貼為由頭,倒過來給李娜2千塊錢。
父母和弟弟的舉動可給李娜感動壞了,雖然收了父母和弟弟的禮物,但是轉頭就把公婆送給她的人參給父母郵了回去。
李娜和父母之間便一直進行著這種
「友好往來」。
只是,李娜兒子過3歲生日的時候,一向小氣只知道送蔬菜的外公外婆竟然每人給外孫包了1萬的紅包,這著實是讓王明全家人感到很震驚。
因為王明的母親了解李娜父母的為人,她知道他們非常小氣,每次送蔬菜也是只少不多,找的爛借口只能糊弄她的傻兒媳罷了。
王明母親也知道李娜掌握著家里的財政大權,所以立馬就感覺到了不對勁,提醒王明去查了李娜的支出情況。
結果,王明不查不知道,一查簡直氣得要命。
王明自從交了財權,工作日益忙碌后就再沒過問家里的事情,因為他十分信任自己的妻子。
結果,經過調取銀行流水以后才知道,李娜竟然已經補貼了娘家20多萬,而且還把家里值錢的一些東西也送到了娘家。
終于發現李娜已經為娘家花了很多錢,王明便要求失婚,結果在李娜的百般哭求下才沒離成。
經此一事,李娜終于發現了家人對自己的盤剝,便又打電話讓娘家人把送去的東西又送了回來,還把財權交還給了丈夫,這才平息了丈夫的怒火。
家人應該是彼此的依靠和支撐,但是不應該成為彼此無端索取的工具。一味地向親人進行索取,榨干對方的價值,并不見得事情就沒有暴露的一天。
我們認為人類受到的剝削主要來自于資本家,但實際上來自親人的盤剝,往往更多。
親人之間的盤剝往往是一種隱性盤剝,并沒有那麼容易被發現。古往今來的義利觀一直教導著所有人應該要「舍己為人」,但卻從不講前提和后果。
在這種片面觀點的教導下,很多人都被「義利觀」蒙蔽了雙眼,開始學著認同這種不合理的觀點,開始麻醉自己,忽略自己內心真實的感受。
人一旦接受了某種設定,就很難再逃脫出來。所以,人生在世,要多考慮自己的感受,別人說得并不一定都是對的,哪怕是親人,也不見得24小時都在為你考慮。
文/無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