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當代年輕人的夢想是什麼,「攢夠養老錢早日退休」一定是其中之一。「老有所依」是每個人的最終愿望,大家辛苦半生也都是為了能在老后能生活得更好。
不過,今天的內容要和大家講一對老夫婦的養老院「踩坑經歷」。無論是自己的長輩還是未來的自己,希望大家辛辛苦苦攢的錢,能夠最終真正用在自己的身上。
生活在日本關東地區佐藤俊男(假名)夫妻今年已經70多歲了,他們用存的3000萬日元養老金作首付,住進了一家距離市中心2小時左右度假區中的高級養老院。
這里原本是一家度假酒店,后被經營福祉事業相關的法人收購,成了一家供高齡老人終身居住的養老機構。養老院每月租金11萬日元左右,包含伙食費。機構內還有大浴場,作為福利待遇的一環,老人們還可以享受免費的護理幫助服務。
剛搬來這里,佐藤十分享受這里的豪華三餐和大浴場,但住了一年之后,情況急轉直下。機構管理層發生變化,不僅沒有了豪華三餐,一直以來「盡善盡美」的服務也突然消失。問過關系好的工作人員后,發現給工作人員的文件中的內容讓人難以置信。
充滿威脅含義的公告
「本月機構依舊預算不足。目前事務所內幾乎沒有任何現金,連入住老人的日常飲品也無力購買」。
「大家每個人都是好人,但如果入住者聚在一起,就會群起不滿,最后可能共同要求索賠,所以很麻煩。當然入住者有權主張自己的權利,但希望各位工作人員在了解機構經營狀況的前提下妥善應對」。
(圖源日本「安寧之鄉」社會福祉公司官網)
「最大的問題在于如何應對性格品行不好的入住老人。原希望能找些理由讓他們自行離開,但苦于一直沒有明確的證據。
做這件事情需要多位證人,所以大家如果手中握有證據的話請告知領導」。
看到這份表明經營狀況惡化,以及充斥著惡意詆毀入住老人文字的文件,俊男對運營公司的質疑越來越深。
更決定性的原因,就是他在網上發現了自己居住的養老機構已經售出的內容。
(圖源日本「安寧之鄉」社會福祉公司官網)
這樣的消息讓入住老人惴惴不安,就算問機構方,對方也給不出明確的解釋,只是以運營法人的名義在食堂貼出了一張極具威脅含義的公告——「傳播不實謠言者一律請出機構」。
然而,俊男調查了機構與土地的登記內容后,卻發現二者所有權都已經被轉移到了一家從未聽運營方提過的公司。
「他們未與我們進行任何商討,便擅自將機構賣出逃避責任,企圖將入住老人趕出機構。他們究竟想要做什麼,我們對如此難以信賴的經營策略非常憤怒」。
「我們把這里當做自己最后的休憩之所,所以投入了大筆養老積蓄,自然會多次向運營法人確認情況。但對方一直遮遮掩掩,有時還會破口大罵」。
「雖然難以接受,但我們還是希望能盡可能地把錢要回來離開這里」。
錢能不能要回來還不知道
入住兩年半后,俊男夫婦搬出了養老院,但他們還是希望機構可以退還之前的首付款和預付的房租。此外,其他經濟和身體能力尚可的老人也紛紛決定搬離這里。
俊男さん夫婦は入居から3年以下で退居したので、契約では頭金の30%と前払いした家賃の殘りの合計でおよそ1200萬円が返還される計算だった。由于俊男夫婦沒有住滿3年就離開,所以按照合同內容,他們將獲得30%的首付退款以及剩余預付房租,共計1200萬日元的退款。
「因為是機構方的運營問題導致我們不得不搬走,所以我們希望能全額退還首付款的。但合同上白紙黑字寫明了。而如果繼續住在這里的話情況只會越來越糟,更重要的是,我一分錢都不想再給他們了。雖然難以接受,但我們還是答應了1200萬日元的退款條件」。
當俊男夫婦告知工作人員要搬走時,負責人表示同意退款,說「估算完房間修繕費用后,我們會馬上走程序。」
而這一「程序」,慢慢地變成了「能不能分期退款」、「再給我們一周時間」、「再等一周」,退款時間一拖再拖。
搬離養老院已經兩個月,一直忍耐等待的俊男催問機構「說一個具體的退款日期」,結果,一直以來客氣禮貌的負責人卻態度一轉。
「你是在機構里傳播不實謠言,告訴入住老人運營公司不復存在的人員之一。因為你們,所有住在這里的老人都開始焦慮不安,一個接一個地離開機構。這都是你們的錯」。負責人的語氣十分強橫。
「之后我們交流了很多次,那個負責人突然就消失了,給他發郵件也完全不回。直到現在,我們都不知道這筆退款能不能還給我們」。
「可能選擇這家養老院的確是我自己的判斷失誤,但到了我們這個年紀,要讓我們把這麼一大筆錢當做‘學費’真的是強人所難」。
「要是年輕的話我們還能重新開始,但現在我們是靠養老金生活的,3000萬日元對我們來說真的是一筆很重要的積蓄,這些難道機構的運營公司不知道嗎?」
「現在我們也請了律師,希望能通過法律手段拿回一部分屬于我們的財產」。
俊男憤恨地回憶著這一系列事情的經過。如今這對老夫妻,不僅夢想中「老后悠然自得的生活」成為泡影,就連辛苦半生攢下的3000萬日元積蓄可能都將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