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秦玉瘦了十多斤,臘月中旬一連參加了兩場葬禮還沒緩過勁兒,過年前一天父親病情突然加重,還沒來得及送醫院就駕鶴西游了。
才六十歲,叫她怎麼不氣!
正逢春節,親朋好友都在放假中,前來參加葬禮的賓客很多。
看著烏泱泱的人群,她的神情是麻木的,除了掉眼淚根本不知道該干什麼,完全不像電視上演的那樣能擔起身為長女的責任,撐起偌大的場面。
好在還有弟弟弟媳,叔伯張羅著。
母親也無法接受父親的離世,昏死過去好幾次,秦玉還得打起精神照顧她。
一切都是那麼混亂,活到三十五歲,這是她從未經歷過的。
困又無法入睡,三頓不吃不喝也感覺不到餓和渴,好像已經不是人了。
終于隨著父親的下葬,一切都歸于平靜。只剩下滿心疲憊與傷心。
回過神來已經是大年初四,老公帶著兩個孩子已經先回去,她留下陪著母親。
2
秦玉想好好地睡一覺,怎奈閉上眼要麼是父親躺在棺材里的模樣,要麼是小時候的一些場景。
怎麼也睡不著,眼淚還會時不時流下來。
秦玉和父親感情很好,一是她是家里第一個孩子,二是父母沒有重男輕女的觀念,父親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那些重男輕女的人思想太腐朽。
村里的女孩大多數都是國中畢業兩三年就結婚了,秦玉上了大學。
同村國中時大家學習都晃上晃下,她也一樣沒考上高中,父親說女孩子更應該多上學,花錢買分送她念了高中。
後來考了大學,有了不錯的工作。小伙伴都沒她那麼幸運。
結婚時父母沒要彩禮,還陪嫁了五萬塊錢,買房首付還給了十萬塊。
父親總說兒子閨女在他這都一樣,都是寶。
其實在農村怎麼可能存在真正的兒女平等?
弟弟秦海結婚,光買房家里就給拿了三十萬,車,彩禮等錢七七八八加起來又是幾十萬。
秦玉沒有揭短,相比于別人家的女孩子,父母給她的已經夠多了。
男孩總比女孩得到更多來自父母的金錢支持,自古都是如此。
如果介懷只會徒增煩惱,毫無益處。
所以她一直心懷感恩,經常回家陪伴父母,每次回來大包小包的帶東西。
父母跟她說家里什麼都不缺,以后回來啥也不用帶,她卻覺得買多少東西給父母都不夠。
3
因為接連送別親人,臘月是跟父母見面最多的一個月,誰會想到生死離別的背后又是一場生死離別。
還是生養自己的父親。
秦玉根本無法接受。
在這個舉家歡慶的節日,全家籠罩在無盡的悲傷之中。
還是母親先發了話:秦玉啊,把你爸爸的東西收拾收拾吧!
她慢騰騰地把衣柜里屬于父親的衣物往外倒騰,有兩件棉襖是冬天剛給父親買的,其中一件連標簽還沒來得及拆下,眼淚又不受控制地流了下來。
衣柜的隔層蓋著一張陳年舊報紙,有些許灰塵,順手拿下來清理,就發現了下面壓著的一張疊成方塊形的紙張。
秦玉很后悔打開了那張紙。
她白著臉看過上面的內容后,偷偷地又放回了原處。
4
母親沒有發現她的舉動,她躺在沙發上看著秦海的媳婦清點收到的禮金,秦海在隔壁房間補覺。
父親的東西實在不少,一會半會收拾不完。母親喊秦玉過去,口吻像是有事商量,秦海也被叫醒了。
母親說父親給她托夢了,收的禮金不能要。
父親很看不慣有人借去世之名收取親朋好友的錢財。當時太亂了竟然忽略了這茬。
秦玉問那怎麼辦?
母親拿出一份禮單,上邊記載的很詳細:按照你爸的遺愿,按照上邊寫的金額都退掉吧。
「遺愿」兩個字重重地砸在秦玉的心口上,又是一陣疼。
這兩個字宣示著父親確實已經去世了,也讓她想到了壓在衣柜報紙下邊的「遺囑」。
秦玉和秦海點頭答應下午就開始行動,能微信退款的用微信,不能微信也不知道銀行賬號的就親自跑一趟。
然后就出現了一個新的問題,父親的喪葬費有秦玉墊付的也有秦海墊付的,還有母親拿的,原來有那些禮金可以抵消掉一部分,現在怎麼弄?
母親說:秦玉秦海你們看看各自花了多少錢,我把存折直接給你們。
秦海率先回答:媽,給父母養老送終是兒女的責任,這錢我和姐姐平分吧!
秦海說完看著秦玉道:姐,行吧!
秦玉怔怔地愣了一會,她大致算過葬禮花費在6萬左右,要是都由母親出,差不多能讓母親掏空剩余積蓄。
她不想如此。
可又不如自主地想起衣柜里的那張「遺囑」。
5
秦海看她走神又重復一遍:姐,我三萬,你三萬,咱們別讓媽出這錢了你同意不?
秦玉回過神,望了母親一眼,母親沒否定秦海的提議。
她點頭回答道:當然可以,媽的那點錢還得留著花呢。
事情就這麼定了下來,看似很公平。
晚上秦玉陪母親睡,躺在原本屬于父親的位置,她輾轉反側難以入眠。
母親太累了,細微的鼾聲響了好一會了。
秦玉在黑暗中流著淚,因為想念父親,也因為那份無意中發現的遺囑。
屋里沒有一絲光亮,她看著衣柜的方向發呆,發呆。
而后不由自主地起身,來到衣柜前,借助手機的微光又掀開了那份陳年舊報,下面空無一物。
她揉揉眼睛,把報紙拿起來輕輕抖了抖,沒有東西掉出來。
有那麼一瞬間,秦玉覺得是不是白天眼花了,或許那份讓她介意的遺囑根本就不存在,因為太累所以產生了錯覺。
6
可是怎麼會呢?上面的內容直到現在還清晰地刻在她的腦袋中。
上邊寫到:他的房子以后歸兒子秦海所有,拆遷的那一天由秦海補償女兒秦玉五十萬塊錢。
是父親蒼勁有力的字體沒錯。
那是父親給予她最后的父愛,神圣又有失公允。
父母的這套房子雖然位于農村,可這是郊區的農村,拆遷已經嚷嚷了好幾年,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
按照房子的面積和院子的大小,至少會補償三套房,還會有少量現金。
按照一百五十萬一套來算,三套就是450萬。
父親把房子的產權給了弟弟秦海,等于以后拆遷跟她秦玉沒有半點關系了。
父親寫下這份「遺囑」的時候或許也是覺得愧疚的,所以補充了一條給她五十萬作為補償。
多沉甸甸的父愛,以及母愛啊!
秦玉清楚地記得父親龍鳳舞的簽名后跟著三個一筆一劃寫上的小字,那是母親的字。
她只有小學文化,寫的字一向工整,秦玉也認得她的筆跡。
她在黑暗中關上了衣柜的門,又呆愣了好半天才轉身貓回了被窩。正直冬季,夜里氣溫很低,她凍得直哆嗦,躺回去好半天也暖和不過來。
她蜷縮著微微顫抖的身軀,閉著眼試圖讓自己平靜,她跟自己說:秦玉,父母給你的已經夠多了,不要太貪婪了,你跟秦海終歸是不一樣的你不是早就知道了?那麼,你要做的就是還跟以前一樣要知道感恩!
是的,秦玉不是父母的親生女兒!她已經知道了,但她一直不愿意承認父母對她和秦海是不同的。
畢竟從記事開始,父母對她真的挺好,挺好。
弟弟從來沒懷疑過她是他的親姐姐。
那份遺囑他清楚嗎?
秦玉抹干眼淚,強迫自己睡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