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書(化名)已經三十好幾了,和老婆結婚八年。這不那麼年輕的「小伙子」什麼都不錯,一本畢業,城鎮戶口,工作順利,工作十多年已經是他們單位的小領導了。
達書還有一個五歲的小兒子。看上去,他這人一切都和和美美,是令普通人羨慕的那種人。
但不為人知的是,他有一個令人頭疼的小舅子。這小舅子才還完三年前買車借他的十萬,竟然直接撂下一句話:以后別來往了。
這是怎麼回事?小舅子和當姐夫的之間能有什麼矛盾,至于這樣「絕交」嗎?莫非達書這姐夫當得不好?可他不是才借給小舅子十萬了嗎?
達書工資尚可,原生家庭雖然就是工薪階層,奢侈的花銷很少,但日常開銷是絕對少不了的。
達書在這樣的家庭當中長大,從出生就是城鎮戶口。但他卻有一個農村戶口的老婆。
絕對不是瞧不起農村人的意思。可他既然生在城里,長在城里,到哪里認識的農村戶口老婆呢?
這就是個有些復雜的故事了,涉及上一代人。
達書的父親壯年時期遇到歹徒,幸運的是附近居然就有一位習慣早起的退伍軍人。軍人助他父親制服惡徒,扭送到最近的警察局去了。
旁人看來,這不就是個見義勇為助人為樂的故事嘛,能有什麼好放在心上的。但達書的父親那天之所以大半夜跑到那挺偏僻的城郊,就是因為原本帶還是個孩子的達書出去玩兒的他老婆,達書的媽媽,在回來的時候突發急癥,只能送到最近的醫院去搶救了。
總之,達書的父親在退伍軍人的幫助下,沒有錯過一件需要他出面的事情,老婆也搶救成功。這位父親太感激陌生的好心人了,畢竟這是他老婆的命,他孩子媽媽的命!
總之,請客吃飯的酬謝必不可少,一來二去,兩人也熟絡起來。達書那時候九歲,是個半大不大的小少年。軍人也喜歡這孩子,一時興起便說,他表妹有個女兒,只比達書這小男孩兒小幾歲,干脆倆小孩兒認識認識一起玩兒算了。
在我們聽來,這有點故意替表妹攀親家的意思。但其實當時兩個大老爺們兒真沒人想這麼多,只是憑著交情好,還有恩情,那讓小輩們認識認識怎麼了。
不過,說是認識,達書其實也沒見過那軍人表妹的女兒。
多年后,眼看兒子三十,卻一點和哪家姑娘成親結婚的動靜都沒有——不說結婚了,至少談個戀愛總行吧?
可是沒有,達書連戀愛都沒有。他一方面忙著上班顧不上談,另一方面也挺不好意思的。
他父親和那軍人還保持著聯系。機緣巧合之下,兩位長輩都大腿一拍,說干脆讓倆年輕人見一面。
這一面,達書緊張。他也不知道怎麼哄女孩,怎麼和女孩子相處,只能盡他所能地完成這場「相親」。
這確實算是相親了。
軍人表妹的女兒,就是達書後來的老婆。反正頭回見面倆年輕人都覺得對方能處,達書自己也不是非要挑的人,那姑娘巴不得能和達書繼續相下去——城鎮戶口,工作不錯,大學生,一本,種種都有用,有面子,尤其是能幫到她——或者說,能幫到她弟弟。
總之,「相親」還算順利。達書對未來老婆的家境自然也了解了一些,知道她還有一個弟弟。
不過畢竟農村嘛,他覺得家里有小兒子的情況實屬正常。他便沒放在心上,婚事定下來后還見到了未來的小舅子。
小舅子初見他很熱絡,很熱情,達書跟他姐姐的婚禮都還沒舉辦呢,人家就管達書叫「姐夫」了。
達書畢竟生在城里長在城里,又是獨生子,還真沒見過這樣熱情的親戚之類的。面對小舅子,他還怪不好意思的。
隨后,達書順利結婚,自己和老婆自然都在城里工作生活,偶爾才回來見見雙方父母親人。
這小舅子便有些好玩兒了。
他年紀也不算大,可是讀書不行,又不想吃苦工作,如今小舅子連拿得上台面的正經工作都沒有,其他只能算「兼職」——畢竟人家隨時可以解雇他。
達書想著幫一幫這個小舅子,好好以姐夫的身份講些道理。結果小舅子卻先將了他一軍。
小伙兒是妥妥的「網癮少年」,這會兒正腆著個臉來找他姐夫要點網咖費用呢。
達書頭疼。不過畢竟才成為一家人,更何況網咖消費又不高,給就給了。他便將錢給了小舅子,別的沒說什麼。
而后,鍋碗瓢盆,吃飯,摩托配件,等等。總之有需要掏錢才能解決的生活問題,小舅子都找他姐夫。
一開始,金額都不大,但肯定是有一個增加的過程。
如今增加到的數已經讓他有些心疼了。
畢竟他孩子還小,以后要用錢的地方還多的是。
結果這次,他小舅子終于來了回「大的」。
小舅子找到他家來,和姐姐姐夫說自己相親對象有著落了。這自然是好事,達書也為他高興。
可這小伙子下一句話就變了:「我倆面見過了,反正繼續談著。這之后我們得互相去父母家,就是……」小舅子一臉為難:「我怕他爸媽瞧不上我。所以,姐夫,我能不能借你點錢,準備點啥啊?」
達書聽到這里,心里便「咯噔」一下。他有預感,這次的錢肯定不是小打小鬧了。
「你……要借多少?」達書直接問他。
「姐夫,反正我還是買台車,這樣有面子一點。買啥車我也看好了,我就借個……十萬!姐夫,十萬就行。」
達書倒吸一口涼氣。十萬后頭還跟的是「就行」,這小舅子莫非拿自己當富二代呢?十萬塊是小數目?而且他是給自己一個人買車啊?這麼大的開銷,這麼大的物件,他以為還跟以前一樣跟做姐夫的說一聲就行了?
達書明顯不太樂意。他老婆似乎也看出來了,不動聲色地拿胳膊肘捅了捅他,以作提醒。
達書深吸一口氣道:「……十萬是吧,行。那先這樣,你寫個欠條吧。」
小舅子一臉的不可置信。達書又補充說:「當然,咱是一家人,利息我就不給你算了。借十萬,還十萬就行。」
小舅子這回是真有脾氣了:「我是你老婆的弟弟!你跟你小舅子打欠條?」
達書原本只是想委婉表達一下自己的意思,見這小伙子都這麼不客氣了,也干脆破罐子破摔:「是,你是我老婆的弟弟。可錢依舊是我們家的,我不同意你就借不出去。是這樣吧?沒問題吧?」
直接給這小舅子氣得說不氣得說不出話來。
故事的最后,這欠條還是打了。小舅子三年后終于將借款還清,他冷冰冰地表示,兩家以后不來往了吧。
達書呢?他確實是好人,但那也不代表他一定好欺負。小舅子都這麼給臉色了,他也干脆直說:「行,不來往。同樣的,你姐動不動打給你的錢,也是一分都沒有了。」
他這老婆時常偷偷給弟弟打錢,其實他都知道,只是沒拆穿罷了。
小舅子?狠狠地盯了他一眼,還是走了。
故事到這里結束,筆者主要想說兩點。
一:達書在為人處世上是個「懂軟硬」的聰明人
剛開始,小舅子基本上要什麼他給什麼,從沒說過二話。可在小舅子過分到自己的車都好意思找姐夫買時,他也不再像從前那般「好欺負」了。
如果換了別人處于他這個境地,恐怕要麼被小舅子無度索取,要麼連婚都接不下去。總之,達書厲害自然有他厲害的點。
二:文中小舅子算一個普遍問題
他怎麼出生的?只因為他姐姐是女孩兒,雖然有計劃生育,但他們認為每一家人必須要生兒子,即便后果是交罰款。
有了這樣的小舅子,再有一個「扶弟魔」姐姐,可就一點也不奇怪了。畢竟一家子的重心都只圍繞兒子,達書老婆這麼個女流之類,自然也從記事起就知道,自己家只有弟弟最寶貝。而她?她是女孩子,是可以犧牲的。
你身邊有文中達書這樣的青年嗎?又有他小舅子這樣的人嗎?
文/無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