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經歷過這樣的感情?
你們曾經海誓山盟,說好白首不相離。
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兩人有了不同的軌跡,你也漸漸感受到對方的疏離。
或許是聊天時的心不在焉,或許是約會時的屢次爽約。
再後來,就是發的消息得不到回復,或者電話久久打不通。
曾經珍視的感情無疾而終,的確讓人受傷。
可正如有句話說的:
「這個世界上,有兩樣東西留不住,壞了的食物,和變質的感情。」
變了心的人,終究難以挽回;有裂痕的感情,也再難恢復如初。
如果一個人漸漸不聯系你,千萬不要做這6件事。
1
為什麼不接我電話?你是不是不愛我了?我哪里做的不夠好?
見過很多戀愛中的男女,都會因為對方遲遲不回復消息,而瘋狂討要「說法」。
感情中,苦苦追問結果的一方,往往是最卑微的。
你永遠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就像你也永遠無法改變一個不愿回應你的人。
作家饒雪漫說:
「不必苦苦追問他是不是在乎你,如果他真的在乎,他會比你更怕錯過。」
是啊,愛你的人,不會晾著你不管;在乎你的人,也不會放任你離開。
一個人對你是否上心,其實你心里最清楚,只是愿不愿意相信罷了。
與其在一個不愛你的人身上找答案,不如自己給自己一個交代。
不追問,不糾纏,禮貌退場,互不打擾。
時間會裹挾往事遠去,而你也終將開啟新的生活。
2
年輕時總以為,愛一個人,就該竭盡全力,讓他長久停留在生命里。
可經歷世事才明白,不愛你的人,哪怕拼盡全力,也無法挽回。
《美食•祈禱•戀愛》里的伊麗莎白,傾盡全力去愛人,甚至說過:
「我會給你雨和太陽,如果不能,我會改天給你。」
可最終,她卻在愛里迷失,婚姻破裂,抑郁成疾。
心理學上說:無回應之地,即是絕境。
對一個不在乎你的人來說,你的卑微討好,反倒會讓人看輕,覺得你沒有原則。
既然如此,又何必委曲求全,苦苦挽留?
這世上,沒有任何人值得你踐踏尊嚴,丟掉自我。
愛你的人,不用你踮腳,自會俯身遷就;
鄙棄你的人,哪怕你一腔赤誠,也無法將他感動。
與其把喜怒哀樂交到別人手上,不如做自己的庇護所。
讓過去的過去,你才能輕裝上陣,遇見想要的未來。
3
《喬家的兒女》里,面對丈夫戚成鋼的種種異樣,喬四美總找借口為他開脫。
戚成鋼出差杳無音訊,她安慰自己丈夫只是太忙,顧不上回信;
戚成鋼總是掛斷電話,喬四美也故作鎮定,告訴自己丈夫是在開車,沒空接電話。
其實喬四美心里,早就對戚成鋼的晚歸,感到不安。
可她卻一次次自欺欺人,習慣性逃避真相。
直到喬四美生小孩時,戚成鋼和情人打情罵俏,被抓了個正著,她才不得不面對現實,在手術室痛哭失聲。
網上有人說:
「當熟悉的人慢慢冷落你,說明你的位置已經被代替了。」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已感到了對方的不愛,只是不愿認輸罷了。
所以才會選擇性裝傻,用一個個蹩腳的借口,編織一場「他還愛我」的幻夢。
可真正在乎你的人,怎會在你最需要他的時候,一次次消失不見呢?
世上沒有那麼多巧合的事,巧合多了,就絕不僅是巧合了。
感情里最怕的,就是你為了一個不值得的人,一再屈意容忍。
把自己困在自設的牢籠里,命運回饋的,也必然是破碎的感情,和疼痛的結局。
4
與人冷戰時,我們難免心有不甘,想和身邊人傾訴。
可抱怨太多,不僅沒辦法解決問題,還會讓自己怨氣滿滿,惹人嫌棄。
身邊有個同事,失婚后,總和人抱怨前夫的不是,久而久之,被大家當成了祥林嫂,唯恐避之不及。
後來,她去看了心理咨詢師,咨詢結束后,才恍然大悟地和我說:
原來四處訴苦,只會讓自己在負面的情緒場里,越陷越深。
與其被動地求助他人,不如主動思考,如何從過往的陰影中抽身出來。
是啊,通過訴苦來緩解情緒,永遠無法徹底治愈自己。
總念叨著陳年舊事,不僅容易被人看輕,還會落人話柄。
兩個人既然分開了,各自安好,便是最好。
少抱怨,不詆毀,是對自己的放過,也是對過往的釋懷。
5
被冷落時,你是否會感到自卑?
覺得自己不夠漂亮,不夠聰明,不會說話,不討人喜歡……
感情給人最大的傷害,并不是失去了一個人,而是失去了以后,陷入深深的自我懷疑。
可很多時候,對方之所以離開,并不是因為你不夠好,僅僅是因為,他不愛了。
因為不愛,所以再美好的過去,也可以拋棄;
也因為不愛,所以即便你很好很好,他也不會珍惜。
所以不必把責任全攬到自己身上,不是你的原因,只是沒有遇上對的人。
喪夠了,就振作起來,在舊感情之外,尋找人生的新支點。
當你變得足夠自信,方能綻放出內在的明亮光芒,吸引到真正愛你的人。
6
情感作家劉娜,曾接到過一個女孩的咨詢。
女孩畢業后,通過相親認識了M先生。
可M對她的態度忽冷忽熱,有時半夜跑來見她,但有時微信聊天,一兩個星期才有回復。
女孩覺得M缺乏誠意,談了幾個月,才發現他和前女友藕斷絲連。
她忍不住把M大罵一頓,可罵完了,又怕對方冷暴力,拒絕和自己溝通。
女孩痛苦極了,她一方面想果斷分手,一方面又盼望M不要離開她,為此差點抑郁。
俗話常說,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為一段不值得的感情耗費心力,就像陷入泥淖之中,清醒著沉淪。
明眼人都清楚,一個人在相處時若即若離,就是不夠愛的表現。
另一方不愿放手,往往只是沉沒成本在作祟。
可往事已矣,何必為了一個不值得的人,屢屢為難自己?
人生很長,該翻篇的翻篇,該放下的放下。
把精力回歸到自己身上,慢慢把前路走開闊,你便不必再把過去的感情,當作人生的支點。
7
楊絳說過一句很經典的話:
無論什麼關系,情份被消耗殆盡,緣分便走到了終點。把自己還給自己,把別人還給別人。讓花成花,讓樹成樹。從此山水一程,再不相逢。愿來生不見,不欠,不念。
感情里的冷落,其實是很容易察覺的。
一個人如果不想聯系你,無非感情淡了,故心變了,再也不想繼續了。
與其繼續疲憊付出,委曲求全,不如趁早放手,給彼此一個體面的收場。
不必死纏爛打,更不必頹廢消沉。
太過主動,只會自討沒趣;太過卑微,也只會苦了自己。
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與其在乎那些不在乎你的人,不如過好當下,珍惜自己。
如此,方能在經歷過人情冷暖后,依然內心向陽,擁有愛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