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云和老公王偉結婚后就跟公婆一起住,那時小叔子還在一所大專院校讀書。婆家的條件也不是多好,王偉和公公同在一個建筑工地上干活,她和婆婆在家種著幾畝莊稼兼帶孩子。
每個月到發工資的時候,公公就把王偉和他的工資一并領了,說是錢存在他手里,將來給他們蓋房子用。那時素云年輕不懂事,傻傻的就相信了。王偉從小就聽爸媽的話,對此也沒有表示反駁,就這樣王偉干了幾年的錢全部被父母私吞了。
小叔子大專畢業后,回到家里,公公就托自己的妹夫給小兒子在市里找了一個好工作。王偉的姑姑嫁了一個當兵的,姑父從軍隊復員回來后被安排在一家事業單位上班,後來升職成了單位領導。姑父把小叔子安排在他的單位里,工資待遇都不錯。
兩年后,小叔子談了一個女朋友,女方娘家就是城市戶口,女朋友在一家銀行上班。雙方談婚論嫁時,女方娘家要求公婆在市內給小叔子買套房子。公婆屁顛屁顛地答應了,小兒子娶個城里姑娘做媳婦,給他們掙足了面子。
王偉和他老爸父子倆這幾年在工地上也掙了不少錢,再加上這幾年莊稼地里的收入,給小叔子買房也差不了多少。
公公又去王偉的姑姑家借了一些錢,然后就在市里的一個好地段給小叔子買了房。
小叔子結婚讓公婆掏空了積蓄,外面還欠了不少錢,給大兒子蓋房子的事泡湯了,再攢錢給大兒子蓋房子,到猴年馬月去了。素云總算清醒了,她和王偉這幾年的辛苦付出都是在為小叔子做嫁衣,白干了。公婆還在外面欠了那麼多賬,誰來還?
素云讓王偉換了一家工地干活,要求公婆把他們一家三口的莊稼地分出來,她們自己種。公婆雖然不情愿,最后還是罵罵咧咧的把家分了。素云兒子到了上學的年紀,她把兒子送到了幼兒園。學校離娘家很近,孩子中午就在娘家媽家吃。她在市里也找了一份工作,幫著王偉掙錢養家。
兒子十五歲時,素云倆口子終于在自家宅基地上建起了一座三層樓的房子。蓋房子時,公婆也沒給他們一分錢,公婆這幾年一直在還外債。後來,弟媳生了孩子,婆婆去小叔子家帶孩子,公公仍在工地上干活。直到小叔子兒子上了小學,婆婆才算完成了任務,回家了。
婆婆回家也沒閑著,種著幾畝地種點小菜自己吃。
一年四季,婆婆騎著她那輛三輪車,不時地小叔子輸送莊稼地里產的農作物,面,油,菜……能送的都送了。有了這些糧食油和菜,估計小叔子一家三口的生活費也花不了幾個錢。
素云兒子結婚后一年,公公生了一場重病離開了人世。婆婆也年邁體衰,她本來就有高血壓,糖尿病這些基礎病,一直沒斷藥。一次突發腦血栓,導致偏側肢體癱瘓,不能自理,全家慌了手腳。王偉還有個姐姐,姐姐的兒子讀了大學,在省城工作,就在省城買了房子結了婚。姐姐這兩年一直住在兒子家帶孫子,根本脫不開身回來伺候老媽。小叔子倆口子都在上班,也沒時間照顧老人。
姑姐出了一個主意,她對素云說:"素云,現在咱們家你是唯一能伺候媽的人,我沒空,弟弟倆口子也沒空。我們求你幫忙了,照顧媽的重擔就落在你身上。不過我們也不會讓你白伺候,我和弟弟每家每月各出一千元,算是給你照顧媽的補償費。媽的醫藥費我們三家平攤,不會讓你們家吃虧的。素云你如果有什麼想法,說出來讓我們聽聽,大家幫忙解決。
我知道照顧一個癱瘓的老人特別不容易,可我們也是實在沒有別的辦法,請你諒解!"
素云也是一個心腸善良的人,她體諒他們的難處。自己在家帶著小孫子,雖然種有莊稼地,到農忙時,兒子兒媳都幫忙,也忙活不了幾天,其它時間也算是清閑的。而姑姐必須在省城給她兒子帶孩子,小叔子倆口子都在上班,讓他們照顧婆婆,就得有一個人辭職在家。看著婆婆這個大難題,姑姐小叔子是一臉憂慮。她心中一軟,就同意照顧癱瘓的婆婆。
只是讓素云沒想到的是,照顧一個癱瘓老人好難。老人七八十歲了,牙齒都掉光了,硬一點的食物吃不成,跟他們一家人的飯吃不到一塊去,得單獨做一些好下口的,軟一點的食物給婆婆吃。她每天都是先給婆婆做小餐,然后再給全家人做大餐。好在婆婆處于半自理狀態,給她端一碗飯她自己能慢慢的吃,不用她喂。
最讓素云難受的就是婆婆夜里太折騰,白天她坐在輪椅上老是打瞌睡,晚上倒是挺精神,一會兒要喝水,一會兒要小便。一會兒想坐起來,一會兒想躺下去。
每隔兩個小時就會喊叫她,反正是她剛閉上眼晴,婆婆就在那里大呼小叫,說自己睡得腰痛想翻身,想坐起來,讓她快點起床給她穿衣扶持。
白天素云要忙家務,洗床上用品,洗自己和老公婆婆的衣服。孫子的衣服,兒媳婦體諒她,不讓她洗,人家一家三口的衣服自己下班洗。婆婆因為半邊身體還有知覺,特別好動,動不動就想自己試著站起來去拿東西。有人在身邊還能防著她摔跤,素云害怕她一個人亂動,就時刻小心翼翼地看著她。做什麼事情就把她推在身邊寸步不離地防著。
白天累死累活,夜里睡不了個安穩覺。素云頭髮大把的脫落,經常頭昏頭疼,真有點抗不住了。王偉也心疼老婆,經常夜里和素云輪番換著照顧老媽。王偉白天在工地上干活也不輕松,也是被老媽熬得沒一點精神。畢竟老公干的是危險活,高空作業,素云怕老公出事。就晚上自己咬著牙抗著,堅持著,為的是讓老公給他們老倆口多掙幾個養老錢。
有一次,素云給婆婆洗床上用品,婆婆緊張地護著自己那個枕頭不讓拆。她不由疑惑上前一步奪過婆婆手中的枕頭,拆開一看,枕頭里面躺著一張存折,存折里面有一萬多塊錢。
素云打趣婆婆,"怎麼,怕我看見你的錢給私吞了。你不用怕,你的東西不想給我,我就不要。是你的就是你的,你放心,全給你留著!"
大姑姐挺有孝心的,省城離老家也近,回家一趟,坐大巴車也就三四個小時的路程。每當過節孫子放假時,姑姐就帶著孫子回來看老媽。弟媳和小叔子開車回家不到四十分鐘的路程,很少回家看望老人。遇到大姑姐回家,他們倆口子也是湊個熱鬧,才拎著老年奶粉回來看看老太太。
大姑姐舍得,給老媽買了一堆的高檔營養保健品。看到姑姐這樣,弟媳總是在一旁陰陽怪氣地說:"姐,買那麼多車西干嗎,媽一個不活動的老太太能吃那麼多嗎?放過期了豈不可惜了!還有咱家那些近親戚經常來看老媽,拿的可都是好東西啊!"
素云知道她話中有話,她不就是在懷疑姑姐和親戚拿的東西都便宜她家了。
姑姐回省城時,總要給素云留個幾百塊錢。她說:"素云,你伺候老媽受累了,老媽吃的喝的不能讓你貼補錢。這點錢你留著,老媽想吃啥你就買點,人老了沒幾年好日子過了,該吃就讓她吃點吧!″
就這樣婆婆被大兒媳照顧了兩年多的時間,一天素云又給婆婆洗床上用品,發現枕頭里的存折不見了。她大吃一驚,嚇得心咚咚直跳,她以為被哪個串門的偷走了呢!
她著急地問婆婆,發現婆婆是一臉的鎮靜,沒有一絲慌亂的樣子。她才忽然想起小叔子倆口子前幾天曾回來過,她心中有了頭緒。她責問婆婆,是不是把存折給小兒子了,婆婆紅著一張臉,勾著頭一句話也不說。
素云氣壞了,她質問她,"媽,你拍拍胸口好好想一想,我哪點兒對不起你!是你大兒子不孝,還是我這個做兒媳的沒把你照顧好?自打我和王偉結婚后,你給過我們什麼,就知道偏疼你小兒子。我和王偉全不跟你計較這些,現在你成了這個樣子,你還是心里裝著你小兒子,人家咋不把你接到城里享福去呢!還不是只有我累死累活的照顧你!你有沒有良心啊!"
氣歸氣,傷心歸傷心,素云對婆婆還是照樣好。一天晚上,素云實在是乏極了。因為正是秋忙時候,家家戶戶都是忙得不可開交。素云照看婆婆上不了地,就在家里摘花生,剝玉米,忙得四腳朝天。人又不是鐵打的,況且她也是五十多歲的人了,豈有不累的。晚上睡死了,婆婆就自己折騰,一會兒開燈一會兒關燈,往床邊一點點往外挪,竟然滾落了床下。素云被婆婆的驚叫聲驚醒,嚇得跳下床就奔到婆婆身邊,幸虧婆婆卷著被子掉下床的,身上不礙事,就是臉上蹭破了皮。
過了兩天,小叔子和弟媳回來了。小叔子看到老媽的臉腫了起來,臉上青了一大塊。當時火氣就爆發了,他罵嫂子不負責任,根本就不管老媽。
弟媳還在一旁煽風點火,火上澆油。最后,她撇著嘴,陰陽怪氣地說:"嫂子,你這就做得不對了!讓你照顧老媽,我們和大姐兩家可是出了錢的!三家加在一起三千塊,也不少了。你在家還能帶孫子,還能伺候全家,地里活也一樣不落地做。算算你比我們這些上班族工資都高。大姐私下里給你多少錢,親戚們來看望老太太拿了多少好東西,這些便宜你都占了,還對老太太這樣,也不怕別人背后戳你脊梁骨?"
弟媳的話,讓素云的心頭火蹭蹭蹭地竄了上來。她冷笑著對弟媳說:"咱們兩家誰占公婆的便宜最大?公婆全款給你們買了房子,婆婆給你帶了幾年的孩子。婆婆從你家回來也沒閑著,地里種的糧食油和菜全拉給你們家了。她給了我們什麼,我們家的一分一毫都是靠我們自己雙手掙來的,我和你大哥從沒有怪過爸媽偏心。現在我同意照顧她,還不是體諒你們都有工作,沒時間照顧老太太!今天既然話題扯到這,你說我照顧老太太占了大便宜,那好,明天你就把老太太接到你家去,這好處留給你了!″
弟媳一聽嫂子不管老媽了,有點慌了,趕緊閉上了嘴巴。兩口子害怕惹禍上身,轉頭鉆進車里匆匆的走了。
晚上,素云躺在床上越想越氣,想著弟媳無情的話語,還有婆婆那一萬塊錢。這兩年伺候婆婆的種種難處,累得要死要活不說,小叔子倆口子得了便宜又買乖,還說風涼話。這不止是身累,心更累!這伺候老人的活真不是個活,雇個保姆沒有六千塊是沒人干的。弟媳一千塊就把自己打發了,還說她沾了老太太的光。明天就把老太太送到弟媳家,讓自己也輕松輕松,干嗎要受這份罪,受這份窩囊氣!
素云早上雇了一輛車,將婆婆送到了弟媳家。弟媳慌了,給素云陪不是,說好話。小叔子急得臉紅脖子粗,拉著素云的胳膊不放。素云甩開了小叔子的手,從包包里掏出了一千塊摔在桌子上,冷笑道,"以后我每月給你們出一千塊,你們照顧老媽吧!我照顧媽占光了,這好事留給你們吧!我再也不摻和了!"
素云扭頭走出了弟媳家,身后傳來了小叔子倆口子的對罵聲和相互指責聲。
回家的路上,素云感覺自己這兩年從沒有這麼輕松過。
這下她徹底的把自己解放了,不用每天像個陀螺似的圍繞著婆婆不停地轉,終于可以好好地給自己放個長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