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媳關系自古以來就是一道難題,差勁的婆媳關系往往會影響到周圍其他人。
婆婆善待兒媳,兒媳自然也會善待婆婆,婆媳關系和睦,家庭關系自然也差不到哪里去。
秦晴(化名)和李克(化名)結婚后就一直飽受婆婆的冷嘲熱諷。
結果,婆婆需要養老時秦晴卻突然肚子疼。
李克是農村人,父母都在村中以種田為生。
父母皮膚都被曬得黝黑,一年到頭腳上穿的都是同一雙布鞋,年末了也舍不得給自己買一身新行頭,都攢著錢供李克讀書。
好在李克爭氣,當年保送到了省里的高中,在高中又刻苦付出,肯下功夫學習,又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市里的重點大學。
父母十分高興,為了報答父母,李克便把大學的入學獎學金全都用在了父母身上,給他們買了新衣服和智慧型手機。
為了補貼家用,李克每個學期都會在村里幫孩子們補習功課,順便教父母如何用手機和自己撥打視訊電話。
李克的母親經常和外人夸贊自己的兒子懂事,有本事,不需要父母操心,更是十分
享受別人羨慕的眼光。
李克在大學時期成績一直都很優異,沒有選擇繼續升學,想給家里減輕負擔,盡早報答父母,他在大四就業季就找到了月薪1萬的公司。
李克為人細致認真,經他手的項目從來不會有問題。
公司對李克也很是看重,僅僅一年,李克在公司的職位就得到了提升。
工作穩定后,李克便把成家提上了日程,在朋友們的介紹下,李克也相處過一些高學歷,高薪資的女性,但是都沒有結果。
父母為李克的婚事也是操碎了心,畢竟一輩子種田的父母更希望能早日抱孫子。
李克對父母安排的相親也都不滿意。
結果,在一次機緣巧合下,李克卻和咖啡館的員工走到了一起。
秦晴大專畢業,當時正在準備專升本的考試,便在咖啡館邊兼職邊學習,咖啡館的女老闆人很好,不僅允許秦晴這麼做,還沒有因此克扣她的工資。
李克成績好,能力也強,平常在咖啡館也會指點秦晴的學業。一來二去,二人逐漸熟絡了起來,還成了戀人。
李克和秦晴走在一起的事情并沒有瞞著家里人,但李克母親卻嫌棄秦晴沒有正經工作,學歷也不如自己兒子
,覺得她完全配不上李克。
母親打心眼里瞧不起秦晴,三兩次勸說兒子都不聽,母親也只能等著兒子自己分手。李克母親還是不死心,仍然在給兒子相看更為相配的女孩子。
李克沒和母親糾纏,反而專心和秦晴發展感情。秦晴本科畢業后,二人便結了婚。
秦晴是個溫柔體貼的兒媳,但李克母親卻不是賢惠好說話的婆婆。
一直打心眼里認為是秦晴高攀了自家兒子,因此婆婆經常不給兒媳好臉色看,一直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
每次秦晴和李克回家看望婆婆,婆婆都會讓秦晴幫忙干各種家務,又是喂雞又是放羊,還要幫忙擇菜洗菜做飯,一點都不讓她有閑下來的功夫。
幫忙做家務也就算了,畢竟婆媳之間也不經常見面,婆婆偶爾為難一下兒媳也并不為過。
但是,婆婆經常會在飯桌上當著夫妻倆的面夸別人家的兒媳婦是國外大學畢業,回國后在國內大企業工作,絲毫不給秦晴面子。
好在婆媳二人不同住,也不經常見面,兩人之間便也沒有什麼太大的矛盾。
但是,婆媳總有同住的一天。
秦晴和李克在市區定居,秦晴懷孕后便辭掉了
月薪4千的工作,家里開支都由丈夫李克一人負擔。
整個孕期都是秦晴自己照顧自己,丈夫也會分擔家里的事情,但秦晴只有要緊事才會麻煩丈夫。整天趾高氣揚的婆婆依舊在村里趾高氣揚,從沒上門看望過自己懷孕的兒媳。
平常不照顧兒媳也就罷了,結果婆婆卻在秦晴坐月子的時候把高高在上表現得淋漓盡致。
秦晴剛從醫院回家沒兩天,婆婆就嚷嚷著讓秦晴早上起來陪她準備早飯,讓秦晴負責洗菜自己負責切菜。秦晴不想做,但是又不好拒絕婆婆,只能一大早起來給婆婆幫廚。
結果誰知道一幫就是一整天,秦晴坐月子既要哄孩子給孩子喂奶,又要隨時聽候婆婆差遣,如果做得不順她的意,秦晴又難免被婆婆一通刁難。
李克也多次勸過自己母親要她多體諒秦晴,但婆婆回頭該怎麼做還是怎麼做。
婆婆也經歷過坐月子的階段,但她還是常說秦晴矯情,坐月子還要人伺候。
後來李克看不過去,便和婆婆爭執了幾句,之后婆婆便沒再說秦晴矯情。但婆婆卻開始假裝腰疼,還是不照顧秦晴。
最后,秦晴月子還沒坐完,就讓婆婆回了老家,
但在秦晴心里,跟婆婆的梁子便是結下了。
結果,十多年后,婆婆搬來養老,只待了半個月,秦晴就喊了10天肚子疼,擺明了就是不照顧婆婆。
其實無論是李克還是婆婆,都心知肚明,李克明白婆婆理虧,也知道秦晴只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所以也沒插手管太多,而婆婆沒有李克撐腰也只能默默忍受兒媳的「報復」。
但好在秦晴知道分寸,并沒有做得太過分,只是給了婆婆一個下馬威。
等婆婆的氣焰被打下去了之后,秦晴又提出了兩條約定:第一不許端架子,第二不許干涉他們的生活,婆婆為了自己日后的養老生活二話不說便答應了兒媳的要求。
至此,秦晴才答應讓她留下養老。
婆媳關系可以很簡單,也可以很復雜,這并不取決于兩者的身份,而是取決于兩者的行為。
一:婆媳之間,要懂得為彼此付出。
婆媳之間,要懂得為彼此付出。
婆婆處處為難秦晴,實則是沒有考慮自己兒子的處境,更沒有為將目光放得長遠為兒子日后的婚姻生活考慮。
婆媳關系不和,夾在中間的人往往也很艱難。只有婆媳之間懂得互相付出,彼此以真心誠意相待,才能讓小家庭更好,讓大家庭更和睦,讓子孫后代更有福。
二:對兒子好不如對兒媳好。
有些時候,對兒子好不如對兒媳好。
因為兒子成家有了兒媳之后,便多了一重「丈夫」和「父親」的身份,社會身份的變化會讓人的生活重心發生變化,相較于關心父母,兒子會更關心自己的小家庭。
如果婆婆選擇無視兒子自己的小家庭,對兒媳一味剝削、壓榨甚至冷嘲熱諷,勢必就會讓兒子在中間更難做人,反而惹得最后自己被兒子嫌棄。
對兒媳好,本質也是對兒子好。因為兒媳才是在往后生活中長久陪伴和照顧兒子的人,照顧好兒媳,對兒媳好,其實也就是對兒子好。
文/無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