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媳關系一直是大多數人無法避免的問題,在一個家庭中,很多問題也往往是隨著婆媳之間的矛盾產生的。
作為嫁出去的小媳婦,如何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就成為了一個女人的必修命題。特別是遇到一個不好的家庭,身陷一段讓你不滿的關系里,如何選擇一直是一件讓人為難的事。
下面這位陳女士就用自己的態度和做法闡述了她作為一個媳婦的處事原則——很多時候,隱忍不如抽身。
01
陳女士二十五歲嫁給了自己的丈夫。
在去年,陳女士選擇了和丈夫失婚。陳女士無法再忍受糟糕的婆媳關系。在陳女士看來,婆媳關系的生成,橋梁是丈夫,若是婆婆把兒媳的付出當作理所當然,就是在作繭自縛。
陳女士的婆婆總是要求陳女士做很多事,從洗衣服做飯,到拖地洗碗,家里所有大大小小的事情全都交給陳女士,還常常將「這是你分內的事」掛在嘴邊。
在婆婆眼里,陳女士的所有操勞都是理所應當,無論陳女士做什麼都是她「應該的」。
這樣以來,陳女士產生了煩悶的情緒,她認為她是一個獨立的女性,有資格擁有自己的生活,而不應該像現在一樣作為一個「機器」不知休止地工作。
對于陳女士來說,她的生活應該握在自己手里。
陳女士曾經向丈夫控訴,但是出乎陳女士意料,她的丈夫非但沒有站在她一邊幫她說話,反而讓她「尊重老人」,并責問她「做點事怎麼了」。
陳女士對生活的不滿和對丈夫的失望讓她最終做出了失婚的選擇。
02
陳女士選擇失婚的導火索也來自于家庭之間的一次爭吵。
其實陳女士與丈夫剛剛生育了一個孩子。孩子剛剛出生,其實迫不得已,陳女士還真的不會選擇失婚。
事情是這樣的,陳女士的孩子剛剛出生,她還在坐月子的時候,婆婆卻突然得了一場重病。陳女士的丈夫提出要求,希望陳女士能去照顧婆婆。
這讓本來就不滿的陳女士徹底陷入了崩潰。
陳女士表示:「坐月子的女人正是脆弱的時候,此刻不照料,反倒無度的壓榨兒媳的價值,就很容易留下心結。」
的確,陳女士為這個家做出了很多,但是丈夫和婆婆竟然在她坐月子的時候還要她去做事。一個女人在最脆弱的時候得不到應有的照顧,家里人還在想盡辦法榨取她的價值。
陳女士的崩潰,不能說沒有原因。
03
失婚之后,陳女士說自己有「如獲新生」的感覺。
她今年才二十八歲,在一家不錯的上市公司工作,月收入穩定,也終于擺脫了那個一直壓榨她的家庭。
還好現在的女人不嫁人也可以工作養活自己和孩子,還好她的父母肯接納她,不會把她趕出家門。
陳女士走出來那段失敗的婚姻,結束了自己受苦受累的日子,她甩甩手走人,幸好未來依舊光明。
陳女士對待婚姻的觀點是——女人不是附屬品,一定要自尊自愛!也正是因為這樣的觀點,才給了她擁抱新生活的勇氣。
自古以來,很多女人都將自己置于「附屬品」的地位。特別是受到一些封建思想的影響,女人的地位得不到保障。
像陳女士一樣的女性還有很多,如何去選擇自己的生活,是委曲求全還是另謀出路,這都是擺在這些女性面前的難題。
幸好這是一個包容開放的時代,女人的出路越來越多種多樣。做一個獨立的女性,擁有自己的經濟來源,才是一個女人真正需要重視和考慮的。
俗話說男兒生來當自強,其實女人也一樣,不要把自己變成盆中花,籠中鳥,大膽地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這才是新時代女性該有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