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不僅是男女雙方因為愛情的結合,還是各自背后家庭之間的結合。
如此說來,親家關系必然非常親密。
可現實卻恰恰相反,從古至今更是流傳著「親家登門,不值半文」等的俗語。
道理其實很簡單,畢竟連血緣關系都沒有,何談真正的托付。
做人啊,還是要多留個心眼,不管和誰做親家,都要在以下幾件事上多加防備,這樣對彼此都好!
1
錢財上多留個心眼
親兄弟還明算賬
眾所周知,錢是個好東西也是壞東西。
它能讓剛認識不到一個小時的人跟你稱兄道弟,也能讓相識多年的好友至親漸行漸遠。
我們身邊因錢鬧掰的關系,是數不勝數。
當年發小結婚后,公婆一家美曰其名為了照顧孩子方便,也來了這座城市定居。
剛開始,他們一家自然是非常歡迎,給租房子、找工作、置辦各種生活用品……什麼都是挑最好的,十分大方。
可時間久了后,公婆一家儼然把他們當成了搖錢樹:
先是嫌安排的工作賺得少,又是找各種理由借錢,更出格的是竟然替小舅子伸手要房。
得虧發小妻子明事理,把父母打發回了老家,否則他們小兩口的日子都過不去了。
所以,親家之間相處,一旦涉及到金錢,千萬要謹慎!
2
言多必失,說話時多留個心眼
結婚后,很多人就天真的以為從此就是一家人了,說話便毫無顧忌。
但這樣做,沒有任何好處,反而只有壞處。
當你放下所有隔閡融入時,別人不一定打心底里承認你的身份,畢竟接納一個人需要很長的時間。
再加上你并不完全了解情況,說多了很容易適得其反,絞盡腦汁也不見得撈著什麼。
有句老話說得好,言多必失。
親家之間雖然因為子女的婚姻關系更進一步,但雙方還是不同的家庭,凡事都有自己的考量。
兩家人的信任,也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建立起來的。
曾見過有的人結婚七八年了才發現對方家庭的真面目,仍毫不猶疑的選擇了和對方一刀兩斷。
這就是赤裸裸的教訓!
真正聰明的人,都懂得把話說一半留一半,少說多聽,會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3
別人的家事少摻和,保持距離
無事不登三寶殿,當你們結成親家時,也就意味著會有更多的事會找上門來。
要知道,先前還彼此都是陌生人。
兩家的聯系都是點到為止,所以也沒有必要刻意去親密接觸,更不需要頻繁的來往。
特別是,沒有誰喜歡「外人」對自己的家事指手畫腳。
然而生活中有一些熱心腸的人,喜歡本著「都是一家人」的心態,去摻和親家的家事。
夫妻兩吵架了,一會勸這個一會勸那個;人家孩子沒結婚,四處給張羅著牽線搭橋……
這些做法是出于好心,可往往得不償失。
因為清官尚且難斷家務事,況且摻和了別人的家事,就意味著我們有了連帶責任。
這樣做,對你個人和家庭都落不著好,甚至還會引發兩家的矛盾。
還是那句話,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所謂親家,不過是結了門親事,一沒血緣二沒感情基礎,本質上還是兩個完全不相關的家庭,有各自的生活。
所以,不管和誰成為親家,都要留一些心眼,別讓自己吃了啞巴虧。
言行舉止都注意分寸,會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煩,也會讓兩家的感情始終保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