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白為什麼很多人在談戀愛的時候都非常幸福快樂,但結婚以后夫妻之間的矛盾卻一直不停地在發生?
一般像這種情況,多半是家里有一個不明事理的婆婆和一群拎不清的親戚。
而且[夫·妻·生·活]過得不幸福,婆婆的因素也占了一部分。大部分的婆婆都不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兒媳婦嫁過來是跟你兒子過日子的,不是來你家里當保姆的。嫁過來之前人家也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為什麼嫁過來以后要處處受婆家的氣呢?
很不幸,本文要說的女主人公靜靜,就遇到了一個這樣的婆婆,而且還遇到了一個讓人頭疼的小姑子。
自從結婚以后,靜靜的日子就沒有一天是過得順心的。
原因是因為靜靜有一個小姑子,這個小姑子比老公小五歲。因為從小就會看人臉色,而且機靈懂事,所以深得家人的歡心,從小就是被捧在手心里面的,而且家人們也從來沒有忤逆過小姑子的意思,因此就養成了小姑子好吃懶做的性格。
老公從小考試不好或者是做錯事的話,那公公在旁邊拿著棍子就已經等著教育了。
小姑子如果考得不好做錯了,公公婆婆不僅不教育,反而還會安慰女兒帶著女兒去吃好吃的,并且鼓勵她下次再來也沒關系。
有句話叫做慈母多敗兒,在小姑子的身上就得到了驗證。
同樣都是婆婆的孩子,老公最后上了985,小姑子卻只去了一個大專學校。
畢業之后就去了一個小公司當前台,每天的工作就是接待一下來訪的客人和打打電話非常的輕松,但是工資也特別的低,一個月只有3000來塊錢,不過小姑子卻感覺無所謂,反正她吃和住都在家里,錢全部都用來買衣服和化妝品了。有不夠的公公和婆婆私底下還會補貼一些,所以小姑子的日子一直都過得非常滋潤。
後來靜靜和老公結婚的時候,因為當時房價上漲得很厲害,兩個人的手里又都沒有多少存款,于是就只能和公公婆婆還有小姑子一起住。
剛結婚的時候,大家都還是非常禮貌的,甚至可以用相敬如賓四個字來形容。
但時間一長,小姑子就忍不住了,經常隔三差五地跑到靜靜房間里偷用靜靜的化妝品,再不然就是在靜靜沒有同意的情況穿靜靜的衣服。
雖然靜靜沒有潔癖,但和小姑子的關系并不是很熟,小姑子這樣的做法讓她覺得非常的反感。
後來更是直接上升到小姑子想要靜靜的什麼東西,就直接拿走,靜靜每次都很想生氣,但是婆婆一開口,就算不想給最后也給了。
後來小姑子終于結婚了,靜靜也算是松了一口氣,一想到以后不用跟小姑子住在一個屋檐下,靜靜都覺得心情無比的輕松。
但是公公婆婆卻為這件事情頭髮都發愁白了,原來小姑子現在找的這個男朋友一點都不上進,每天就只會吹牛,好吃懶做的程度一點都不輸給小姑子。
這兩個人結婚以后的生活可想而知,公公婆婆心疼女兒,自然不愿意女兒嫁給這樣的人,但是小姑子從小就被寵壞了,公公婆婆不同意她就一哭二鬧三上吊,甚至用絕食來威脅,無奈之下的公公婆婆只好同意了這門婚事。
兩個人結婚的時候,婆婆擔心女兒會受苦,掏錢給女兒買了一套陪嫁房。
但是公婆手里面的錢也有限,不可能全款購買,于是只能選擇分期購買,而往后每個月的貸款就要還5000塊錢。
小姑子每個月就3000塊錢的工資,她只想拿這個錢吃喝玩樂。
小姑子的老公就更不用說了,三天兩頭的就跳槽,一個月也就賺那麼4000塊錢。
這兩個人自己沒有生存的能力,于是就把所有的主意全部都打到了父母身上。
小姑子隔三差五就給婆婆打電話說自己快要餓死了沒錢吃飯,婆婆心疼女兒,每個月只有3000塊錢的退休金,也全部都給女兒打了過去。
靜靜的老公也看不下去父母這樣,中間也訓斥過幾次,可是婆婆卻說老公沒有一點當哥哥的樣子,連自己的親妹妹都不知道心疼。
甚至話里話外還說是靜靜教唆的,聽了這話的靜靜心寒不已,感覺自己無論對婆婆多好,在她心里永遠都比不上親女兒的一根手指頭。
後來靜靜和老公也想開了,他們愛怎麼樣就怎麼樣吧,我們過好自己的日子就行了。
但真正讓靜靜下定決心搬出去的,還是后面發生的事情。
因為小姑子嫁得比較近,所以隔三差五的就會回來娘家。這其實也挺正常的,但小姑子每次都是空著手來,然后走的時候滿載而歸,恨不得把家里的東西都給搬空,就連靜靜買給自己的面膜小姑子也要全部拿走。
前段時間靜靜的母親從老家給靜靜帶來了幾只老母雞,讓女兒補身體用的,誰知道小姑子回娘家一趟,居然想要把這幾只老母雞也給全部拿走。
靜靜當然不同意了,別的東西都可以給,但是娘家母親帶給自己的東西一口還沒吃呢,全給小姑子豈不是辜負了母親的一片心。
可小姑子的態度卻很堅持,看到小姑子厚臉皮的樣子,靜靜終于忍不住了,想都不想就諷刺小姑子:「你一個月回娘家兩次,每次來都是空著手來,然后走的時候,拿一大堆東西回去,你是來要飯的嗎?」
聽了這話的小姑子哭著離開了,婆婆站在旁邊數落靜靜,說這是我的女兒,拿點家里的東西怎麼了?
靜靜卻冷笑,這些東西都是用我的工資買的,家里的油米菜你出過一分錢嗎?自己把錢全部貼補女兒還不夠,難道還要讓所有人都一起來填補你女兒個窟窿嗎?
說完這些話靜靜和老公就回到了自己的房間,任憑婆婆如何在外面哭鬧,也都沒有出來看一眼。
不過通過這件事情,靜靜和老公也徹底對母親和小姑子失望了,兩個人也終于攢夠錢搬出去過自己的日子了,至少能做到眼不見心不煩。
其實在這件事情上,靜靜的做法并沒有錯。
反而是小姑子太過于不知分寸了,雖然說這是自己的娘家,但是做人做事都應該將心比心才對。
就算小姑子愿意心甘情愿地當一個啃老族,婆婆也心甘情愿的愿意讓她啃,但不管怎麼說都不應該把目標放到嫂子的身上,用嫂子的化妝品穿嫂子的衣服,還要拿走嫂子娘家送來的東西,這樣的行為太不合適了。而且當父母的也應該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做人做事不能只看眼前,也要為孩子們想想以后。
如果從小就縱容一個孩子,那麼長大之后只會讓他養成好吃懶做無法無天的性格,覺得所有人都要順著自己。
這樣的孩子對父母對親戚朋友乃至兄弟姐妹都是一種拖累。
如果小姑子以后能意識到自己的錯誤,那一家人肯定是可以和和睦睦相處的,如果意識不到的話,靜靜和老公出去過自己的日子也挺好。
畢竟每個人都應該有屬于自己的人生和生活,而不是成為一個啃老族,或者是依附在別人身上的吸血蟲。
End:
今日論點:如果你有一個像這樣的小姑子,你會有怎麼樣的反擊呢?歡迎在評論區寫下你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