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大家提起70后,80后男性的夢中情人,可能很多人會選擇許晴。
因為她的身上有一種極致的女人味。
而如果再把時間往前撥十年,60后的男人心中,最完美的情人可能就是陳沖。
陳沖出生于上海,父母都從事醫務工作。
但是陳沖和她的哥哥都沒有選擇繼承家業,哥哥成為畫家,
而陳沖則意外成為了一名演員。
1975年,上海電影廠需要招攬一批年輕演員。
不會唱歌,也不會跳舞的陳沖,登上舞台之后用英語朗誦了《為人民服務》。
這在當年也算是頂尖人才了,畢竟會說英語是一個十分稀有的才能。
14歲的陳沖順利進入了上海電影廠。
1976年,謝晉挑中陳沖,安排她出演《青春》中的啞妹。
當年的電影產出數量有限,基本上演一部就火一部。
陳沖也因此成為了家喻戶曉的明星。
後來她和唐國強,劉曉慶共同出演《小花》,這部電影也引發了劉曉慶的不悅。
小花
陳沖憑借小花這個角色,成為了最年輕的百花獎影后。
同一年,剛剛大紅的劉曉慶也有兩部作品進入評選,不過卻只獲得了最佳女配角。
心氣很高的劉曉慶敗給了陳沖,讓她久久難以介懷。
不過志得意滿的陳沖并不在意,因為她已經將目光放到了大洋彼岸。
八九十年代引發了一陣出國熱,很多明星或者有錢人都是選擇出國。
美國與新加坡都是首選目的地。
陳沖的外公外婆都是在歐美留學的高級知識分子,對于西方國家有著特殊的情感。
并且她的父母也被公派前往美國。
每當父母從美國寄信回來,陳沖看著父母對于陌生國度的美好描述,很早就產生了一種憧憬感。
于是在成為大明星后,陳沖選擇了登上飛機,尋找自己的夢想。
萬分欣喜的陳沖
到達美國后的陳沖并沒有受到夾道歡迎,對于異國他鄉的民眾,她不過也是一個來美淘金的亞洲人。
陳沖在加利福利亞大學完成電影制作的課程表后,便滿懷期待地想要闖蕩好萊塢。
可惜,現實的殘酷令她一時無法適應。
好萊塢的競爭壓力遠遠大于內地的影視行業,習慣了劇本找上門的陳沖突然發現這里沒人賞識自己。
自己沒有戲拍,甚至沒有什麼朋友。
巨大的心理落差讓她焦慮,痛苦,郁悶。
為了融入新環境,陳沖不斷的轉變自己的思維方式和生活習慣,讓自己看起來不像一個「外鄉人」。
一個人面對壓力后,為了讓自己內心舒服一點,往往會做出某種妥協。
陳沖的妥協就是接拍一些夸張的角色。
陳沖在美國的第一張泳照
濕漉漉的頭髮,緊身的泳衣,微啟的朱唇,誘惑的眼神。
陳沖的第一張泳照登上了雜志。
當無法讓演技征服國外觀眾時,陳沖用了一種最原始,也最有效的方式獲得了關注。
拋開道德層面的爭論,陳沖確實獲得了不少演出機會。
雖然這些角色往往都含著美國對亞洲人的刻板印象。
過程雖然艱辛,但結果是令陳沖滿意的。
陳沖逐漸在好萊塢站穩腳跟,但離大紅大紫還是沾不到邊,于是她又回到了國內發展。
陳沖在早期的口碑并不是很好,這與她早年間的言論有著很大的關系。
但是時過境遷,再度回到內地娛樂圈的陳沖參演了很多優秀的影視作品。
比如與姜文合作的《太陽照常升起》,陳沖扮演一位極度風情的中年護士。
她因為在看露天電影時候被人摸了一下屁股,便要求找出那個好色之徒。
尋找嫌疑人
她甚至要求幾位嫌疑人隔著布再捏一下,雖然鏡頭并不露骨,但是陳沖的肢體語言,說話語調都讓觀眾難以把持。
這種成熟女人所演繹出來的嬌憨,很難分辨出是故意的風情,還是天生的嫵媚。
陳沖自此也是與「性感」「風情」「純欲」這樣的字眼分不開關系了。
不過單就《照常升起》這部電影中的表現,內地娛樂圈還真沒有哪位女演員可以勝任這個角色。
在電影《紅玫瑰與白玫瑰》中,陳沖扮演的王嬌蕊雖然同樣是性感風格,但卻多了幾分慵懶。
憑借這個角色,她獲得了第31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獎。
可以說陳沖的演技是沒有辦法否定的,完全擔得起影后的稱號。
當年出國是一種流行,而在好萊塢擁有一片天地的女演員卻是少之又少。
比如鄔君梅和白靈。
鄔君梅
并沒有成為真正的好萊塢女星。
而白靈更是變得瘋瘋癲癲,匪夷所思。
陳沖的前半生一帆風順,后半生雖有坎坷,但在自己的努力之下,也算是功成名就。
至于她身上的爭議,又有哪個女星完全沒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