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是「自助者,天助之;自渡者,天渡之。」
那些懂得自己幫助自己的人,老天也會幫助他。那些懂得「自渡」的人,命運也會來到他們的身邊,助他們一臂之力。
這世間有兩「渡」,一個是自渡,一個是天渡。自己渡自己,這是本能。而老天來渡人,這就是人之福分。
《論語》中有這麼一句話:「上天有好生之德,大地有載物之厚,君子有成人之美。」
上天,始終有著滋潤天下萬物的德行,它一般都會能幫就幫。而大地,承載一切,品德特別深厚,讓萬物得以生長。君子,更是會幫助別人,讓他人得償所愿。
人,只要有福氣,那天地萬物都會來助你。所謂「天和地利人和」就是這個道理。
比如那些堅強不息的人,始終在挫折的道路上,頑強地走下去,相信老天會讓這些受磨難者「苦盡甘來」。這,便是「天之好報」。
天若渡你,必有苗頭。這些先兆出現在你的身邊,說明老天將要渡你。
一、逐漸認清楚自己的「命」,人生就順了。
曾國藩說過,君子之道,以知命為第一要務。
真正有本事的君子,會把「了解自己的命數」當成是首要任務。知道自己的命數,才能找到正確的賽道,以此來收獲到獨屬于自己的成功。
你有著做生意的命,那就在商業戰場上拼殺,那你能夠賺到多少錢,做成多大的生意,就要看你的能力和運氣了。
你有著做醫生的命,那就在醫學領域當中好好鉆研,一直深耕下去。相信你的堅持和深耕,會讓未來的你有所獲益。
人,先知命,找好方向,再奮起一搏。如此,成功的幾率會比較大。否則,像盲頭蒼蠅一般撞來撞去,就很容易會蹉跎時光,浪費精力。
老天,不渡認不清方向的人,只會讓好報降臨在「知命」的君子身上。
二、鬧市賺錢,靜處安身。
《增廣賢文》有言:「鬧市賺錢,靜處安身,來日風雨,去似微塵。」
年輕的時候,人們就該在繁鬧的市集當中賺錢,謀求生計。等到了一定的歲數,就該回到安靜的天地生活了。
鬧市和靜處,這兩者看似矛盾,可實際上并不矛盾。
對于普通人來說,賺錢是一回事,休養生息又是另一回事。
人,不是機器人,終究是需要「勞逸結合」的。年輕力壯的時候可以拼一拼,不休息。可是,人到中年之后,如果還不休息,總透支壽命,就很容易中道而別。
這種「勞逸結合」的觀念,很多人都沒有。在他們看來,自己付出了,拼命了,就肯定會有好報。只能說,他們不過是自己騙自己罷了。
試想,連自己都不珍惜自己的身體,老天又怎麼可能珍惜你呢?凡事,要先自己珍惜,老天才會錦上添花。
三、困窘的時候,讓你偶然碰到出路。
陸游有言:「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人走到了迷宮當中,就會迷失方向感,連出路都找不到,就跟身處低谷的人們一般,日子越來越難過,生活愈發變得困窘起來,也不知道未來的出路在哪。
在低谷當中,人們一般有兩個表現,要麼選擇自暴自棄,要麼選擇繼續熬下去,把當下的「苦」都當成養料。
這兩種選擇,會造成兩種不同的結果,前者,一般在自暴自棄當中做傻事,輕則連家底都沒有了,重則人財兩空。
而后者,一般都看到了曙光,轉機會逐漸來到他們的身邊。
出路,永遠都是有的,只是時間的問題罷了。所謂「天無絕人之路」就是這個道理。
老天不會斷絕人之出路。相反,它還會先讓人在絕境當中,好好磨練自己。等有所頓悟后,再讓出路出現。如此,這個人就成長了。
四、一切事與愿違,都是老天在渡你。
曾仕強教授講過自己的一番經歷。在年輕的時候,他去坐車,誰知道錯過了,當時他跟自己說,也許錯過了這趟車是好事。不幸的是,這趟車出了意外。幸運的是,他錯過了。
所以,他提出了一個觀點,老天讓你事與愿違,讓你錯過一些東西,就是為了保護你。
有些人因為事與愿違,所以躲避了一些劫難;有些人因為錯過,所以走了另外一條路,賺了不少錢;有些人因為擦肩而過,所以遇到更好的人,活得更加幸福。
人們常說的「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其實,這所謂的「不如意事」,看似是壞事,而從巨觀的角度來說,都是好事。
試想,沒有錯過眼前人,我們又怎麼會知道真情的珍貴?沒有身處卑微,我們又怎麼可能認清楚人心的險惡?沒有跌落低谷,我們又怎麼可能愈挫愈奮,東山再起?
一切事與愿違,在當下看來,是壞事。而從長遠來說,是老天給我們的福報,只是我們不知道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