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結婚之前,閨蜜勸我:「千萬不要嫁有兄弟的家庭,因為大多數公婆都會偏心其中一個,關鍵是他們還不承認。」
當時的我,還嗤之以鼻:「我們又不靠公婆過日子,是靠自己努力,管他偏心誰呢?」
誰知,現實打臉打得那麼快。
我叫楊陽,和老公劉琪有個兩歲的孩子。老公還有個哥哥,公婆是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兩人加起來退休工資有一萬。
我和劉琪是相親認識的,我們兩個第一次見面,就對上眼了。通過交談,我發現我們三觀比較溫和,于是就在一起了。
但是,在談彩禮的時候,婆婆說家里供兩個孩子讀大學,已經一貧如洗了,所以彩禮只能給2萬,其他的要靠我們自己努力。她還強調,當年大嫂結婚也只給了2萬彩禮,兩個兒媳必須一視同仁。否則,會造成兄弟不睦,妯娌不和。
我爸媽開始覺得彩禮太少,不同意,但是看我認定了劉琪,也就同意了我們的婚事,還因為心疼我,陪嫁了15萬。這些陪嫁加上我自己存的5萬,還有彩禮兩萬,我們首付了一套房。
2
結婚后我才知道,原來婆婆騙了我。
大嫂因為娘家非常有錢,嫁進來時彩禮要了15萬。公婆為了大哥在岳父母跟前有面子,沒有絲毫猶豫,借錢也把那15萬彩禮湊足。
原本大嫂娘家說彩禮要多少,他們的陪嫁會翻倍。只是後來,大嫂娘家只陪嫁了一輛價值15萬元的車,說彩禮她爸媽先替他們保管,急需的時候再去娘家拿。公婆明知道這就是一個托辭,可事已如此,也只能作罷。
所以,大哥結婚之后,公婆又掙錢還大嫂彩禮所欠的賬,自然沒有錢給我們出彩禮了。
我了解情況后,心里很不爽,覺得同樣是結婚,婆婆對兩個兒媳的差別太大了。但看在老公對我好的份上,我就沒再計較。我也看出來了,婆婆對大嫂非常寵愛,家里什麼事情都不讓她動手。
自從我嫁進來,過年過節聚餐,婆婆都是叫我去廚房打下手,或者說干脆放手讓我自己搞。可是大嫂他們都是在我們把飯菜做好之后才珊珊來遲,一吃完飯就拍拍屁股走人。
有一次婆婆過生日,我張羅了一桌飯菜,招待家里20個客人,等最后一個菜上來,大家都快吃完了,我才將就著吃了點。這邊我還在收拾桌子,當著大家的面,大嫂就給婆婆拿了1500塊錢,惹得客人們紛紛稱贊大嫂孝順,樂得婆婆眼睛都瞇成了一條縫。
我于是也拿出了花3000塊錢給婆婆買的鉑金項鏈,剛拿出來時,客人也「哇」的一聲叫起來。
誰知話音未落,大嫂就冒出一句:「這怕是銀的吧。哪像鉑金的,要不就是膺品……」她話未說完,全場頓時安靜了。
我正想解釋,婆婆在旁邊補了一刀:「就算是真的鉑金項鏈我也不喜歡,你見過哪個老人戴個鉑金項鏈出門,這不是成心讓歹徒打劫嗎?有沒有考慮過我的人身安全,有錢不如直接孝敬我得了……」
這一刀補下來,現場更安靜了,面對著大家復雜的目光,我恨不得馬上奪路而逃。
3
更可笑的是,後來婆婆有意無意在家族群里吐槽:「富足的家庭教育出來的女孩就是不一樣,出手大方,又孝順,就像我家大兒媳,逢年過節還有我過生日,都少不了給我買禮物。」半點沒有提到我。
面對著婆婆的厚此薄彼,我心里很不是滋味。
從此,我就跟老公說:「以后,我都不會再出錢出力了。因為我做得再好,你媽都不領情,最后還落得我自討沒趣。都是兒媳婦,她踩低捧高的意圖,表現得太明顯了。
老公說因為我大嫂娘家有錢,怕我大哥在他們家受委屈,所以婆婆無論什麼時候都捧著大嫂。我冷笑一聲:「你大嫂娘家條件好,也沒看到她給咱家什麼好處,光說得好聽有啥用。」
後來我也學聰明了,每次來客人,婆婆再叫我回去做飯,我都找個借口,不是加班,就是有事。所以婆婆到處說我這個兒媳不懂事,自己家庭條件不好,還不肯幫婆婆做事情,并非要拿自己來和大嫂比。
時間久了,次數多了,我也慢慢冷淡了公婆。
去年底,公婆陽了,婆婆一直咳嗽和高燒不退,帶她去醫院檢查,要住院,根本沒有床位。我只好開藥出來在家給婆婆打針。為此,公婆一直抱怨我在醫院上班,連一個床位都協調不到,說如果是大嫂,早安排好了。
我只能苦笑,我只是個普通醫生,確實沒能力找到一張床位給婆婆進院。
後來,婆婆病情眼看著越發嚴重,我只好找到科室/主/任求助,終于,在婆婆陽了4天后得了一張床位進院。
于是,誰照顧婆婆就成了擺在我們面前的首要問題。
4
婆婆開始進院那幾天,因為我在醫院上班,照顧比較方便。每天,只要稍有空閑時間,我就跑去看婆婆,并叮囑同事多照顧著點。而大哥大嫂只來過兩次就沒人影了。
我很奇怪,就問老公,他說,婆婆跟他哥說,我在醫院上班,順便就近照顧她了,不要再麻煩他們。而且大嫂從小嬌生慣養,從沒照顧過病人,自己身體又弱,怕來醫院反而傳染給她,陽了就不好了……反正我是醫生……
我聽著公婆的理由,心里感慨萬千,原來在他們心目中,大嫂家有錢就嬌貴點,而我因為是醫生,家里又沒錢,就活該出力受累照顧他們。
其時,我每天上班都又忙又累,只因為是婆婆,才每天下班后即使再累也去照顧她。
幾天后,我把情況跟老公講,他就建議公婆讓大哥出醫藥費,我們負責照顧。後來,婆婆在醫院住了大半個月終于出院了,我也算松了口氣,不用像之前上班那樣還得操心照顧她。
可是,婆婆出院半個月后,醫院結賬處通知我,叫我辦結賬手續,把婆婆的住院費用結清,不能拖太久。我很納悶:「不是說我們負責照顧,大哥負責出錢嗎?為什麼他們不去結賬。」
我打電話給大哥他倆,沒人接。打給了公婆的電話,他倆支吾半天后把電話掛了。沒辦法,我只好自己先把錢出了,因為有報銷,錢不多,才幾千塊錢。
5
我問老公究竟怎麼回事?他一臉懵,就去問了公婆,他們也說不出原因,反說:「也才幾千塊錢,又不多,既然你們已經出了,就算了吧,不要再講了。」
後來,我才知道,原來大嫂不知道聽誰說:「我們醫院的家屬住院欠賬,醫院一般不會催錢。如果實在欠久了,醫院就會算在職工頭上,扣職工的錢。」
所以,他們打算著一直不去結賬,時間長了,醫院自然會扣我的錢,他們就不用出錢。而且估計錢也不會太多,我也不好意思和他們討要。
尋思著他們的奇葩邏輯,我真是哭笑不得。誰知,這里我還沒消停,令人更無語的事情又發生了。
有一天,婆婆突然著急慌忙叫我們兩家去吃飯,說有大事要跟我們商量。
原來大嫂跟婆婆說:「他們現在住的房子太小,孩子大了,想要換一個大的房子,需要公婆給他們贊助。」
婆婆于是拿了30萬給大嫂,說他們的孩子大了,確實需要大點房子。而我們的孩子還小,目前的居住條件已經夠了,等我們孩子大了,他們也會贊助我們的。
婆婆話剛說完,大嫂就在旁邊得意洋洋地插嘴:媽說得對,現在我們先拿30萬,以后爸媽的財產就是你們的。弟妹,你們放心,我們不會和你們爭,以后還是你們小的沾光。
我沒有說話,在暗暗盤算:公婆每個月的退休金才1萬元,除了吃喝拉撒,根本存不了30萬。給大嫂的30萬是他們省吃儉用多年才存下來的,到我們想有30萬不知道是什麼時候了。
看著大嫂得了好處還賣乖的表情,我想了個主意。
6
當著大家的面,我說:這樣吧,反正我們現在暫時不打算買房,所以爸媽給的30萬也不著急要,但是我有幾個提議:
第一,大哥大嫂既然拿了爸媽的30萬,他們以后的養老就靠你們了,以后我們就不負責了。
第二,我們兩家把30萬平半分,爸媽的贍養費以及生病的醫藥費,護理費等所有費用兩家平攤,如果他們住院需要照顧,兩家人輪流;第三:叫爸媽先給我們打30萬的欠條,以后拿他們的退休金還,直到還完為止。還完之后,養老費用還是平攤……」
話一出來,公婆和大哥的臉色立馬變了,大哥嘀咕道:都是一家人,寫什麼欠條啊?到時候爸媽的錢肯定都是你們的。
公婆也說讓我不要這樣,他們還年輕,掙的錢以后都是你們的,如果一家人還要寫欠條讓外人知道,像什麼話……
我掃了他們一眼,平靜地接話:爸媽,我知道你們只有30萬,現在給了大哥。以后還有沒有30萬元給我們,你們也不敢保證吧?不如按第二條,你們給了大哥30萬元,那就叫他們打15萬元的欠條給我們。這樣,你倆以后也不用為那30萬操心了……
同時,我之前還聽說大嫂娘家有錢,想要錢隨時隨地可以去家里拿。現在正是他們急需錢的時候,正好有理由去把那彩禮拿回來,就可以少和爸媽拿15萬了。
當父母的都不舍得讓女兒受苦的,大嫂現在有困難了,想必她爸媽肯定會把那15萬給她的……
7
我一邊說,一邊用眼瞟向老公,他示意我繼續說下去。我說:「媽,你們給大嫂15萬彩禮,給我2萬,我是因為看中了你兒子的這個人,所以也沒過多去爭。
你過生日,大嫂出1500元,我出3000買禮物,你說我不會辦事,我也認了。平時聚會,我出力幫忙,勞力勞心,你不領情。大嫂什麼都不做,你卻表揚她, 這種非常勢利的做派我也忍了。
前次你住院,說好一家出人一家出錢,結果人是在我照顧,錢還是我在出,你還要叫我不聲張,你這種拎不清的態度我也算了。
這樁樁件件,我不說,并不等于我傻。我只覺得都是一家人,什麼都去爭理,我老公難做人。這次你們想把錢全部給大哥,我也沒辦法,畢竟錢是你們的。但是,你們卻給我畫了一個大餅。太不公平了……
不過,任何事情都是空口無憑,立字為據。因此,我提的這三個提議看你們選擇哪一個?
我話剛落音,公婆、大哥大嫂臉色一陣紅,一陣白。婆婆想說話,卻只是動了動嘴,終究啥也沒說。現場安靜極了。
第二天老公跟我說公婆拿了15萬給大嫂,剩下的15萬給我們了。
讓人意外的是,從那以后,婆婆也不再說我的是非了,反而對我客客氣氣的,大嫂也不再居高臨下,反而對我恭恭敬的。
我們當地有句老話:「烏鴉吃柿子,專找軟的捏。」因為是家人,我一再忍讓,卻讓他們認為老虎不發威,當我是病貓。
所以做人,我們一開始就要把底線亮出來,比受到傷害后再反抗有用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