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彥澤,快吃雞腿,這個大雞腿,是姥姥我專門煮給你吃的。」陳藍朵剛推開門,就看見大姑姐的兒子在自己家。
外甥來到自己家,這就是鳩占鵲巢,婆婆光顧著追在外甥后頭,哄著外甥吃雞腿。
完全顧不上陳藍朵的女兒,只要有外甥在,外婆眼里只有外甥,看不到孫女。
那天晚上,陳藍朵看著桌上的4個雞腿,外甥吃了一個又一個,剩最后一個了。
陳藍朵眼疾手快把這最后一個雞腿夾給了她的女兒,外甥見狀馬上開始哭鬧著要搶回屬于他的雞腿。
陳藍朵不喜歡外甥,他和大姑姐性格脾氣一樣,目中無人,從不為別人考慮。作為一個小孩子,他一點都沒有分享的想法。
自己都已經吃了4個雞腿 ,最后一個給別人吃不是應該的嗎?可外甥并不是這麼想的,外甥就是霸道的性格,一點都不懂得謙讓。
陳藍朵以前和大姑姐打交道時,她也不喜歡大姑姐,因為大姑姐的性格也是很霸道。
有時候大姑姐回娘家,一進門就嚷嚷著要吃飯,吃啥得聽她安排,飯桌上最能吃的就是她。
結果飯一吃完,她就抱著水果去屋里刷手機,根本就不負責洗碗擦桌子。
大姑姐的性格就是只顧自己,不顧別人,可是婆婆疼她,所以就算她性格不討喜,每次回娘家,婆婆也會特別隆重地招待她。
每次大姑姐帶著外甥回娘家,家里必定雞飛狗跳,小外甥會跟陳藍朵的女兒搶吃的,搶玩具,一點都不會讓著她。
有好幾次,女兒被莫名其妙搶走玩具,氣得在一旁哇哇直哭,陳藍朵看著心疼,就教育了外甥幾句。
真的只是教育,絕對不是訓斥,可是小外甥就去找大姑姐告狀。
大姑姐也不問清事情緣由,就走過來直接打了陳藍朵女兒一個耳光,直接把她女兒嚇得哭得更大聲。
大姑姐說:「你對我兒子不好,我對你女兒就不好。
」
那次陳藍朵和大姑姐吵了起來,陳藍朵直接下了逐客令,讓大姑姐帶著外甥馬上走,以后也別再來了。
陳藍朵無心和大姑姐鬧翻,她當時真的是心疼自己女兒受到不公平的待遇。
大姑姐并不認錯,她哪里肯帶著外甥走,不僅不走,還反過來對陳藍朵說:「這是我的娘家,我要不要走,用不著你來管。」
最讓陳藍朵生氣的是,她和大姑姐起了爭執,婆婆不幫她這個兒媳婦,而是幫腔自家女兒。
孫女受委屈了她不心疼,她只會對外甥噓寒問暖,她和大姑姐吵架。
婆婆也不問發生什麼事情了,就直接指責陳藍朵:「這是我女兒的娘家,她想和兒子住多久都可以,我這個親媽都沒說什麼,什麼時候輪到你下逐客令。」
真的就是一丘之貉,你們不走我走,陳藍朵帶著女兒出門去買小蛋糕吃,不想繼續面對胡攪蠻纏的大姑姐和婆婆。
因為以前鬧過不愉快,所以當婆婆先斬后奏把外甥接過來,表示以后外甥要長住在家里時。
陳藍朵作為兒媳,馬上表示拒絕,她對婆婆說:「雖然你是長輩,雖然我現在住的房子你也是出了首付錢。」
「但這個房子現在是我在還房貸,這也是我的房子,別人家的孩子干嘛往我家領呢。」
婆婆說:「怎麼會是別人家的孩子呢,他是我女兒的兒子,也是這個家的一份子。」
婆婆突然會把外甥接過來,是因為大姑姐失婚了,沒失婚前,大姑姐就經常把外甥往娘家領,讓婆婆照顧。
每每那時候,外甥總會找機會把陳藍朵的女兒弄哭,然后洋洋得意。婆婆也不幫忙孫女,孫女只能是等陳藍朵這個媽媽下班後來當她的救兵。
現在大姑姐失婚了,婚姻失敗后 ,她就更加沒有責任心了,連孩子都想甩鍋給別人帶。
婆婆先斬后奏把孩子接過來,那麼這孩子以后也變成陳藍朵的責任了。
婆婆偏袒大姑姐,為大姑姐解釋:「我女兒失婚了, 她也很可憐,她沒空帶孩子,我是她的媽媽,也是孩子的姥姥,我能不管這孩子嗎?」
陳藍朵清醒著呢,她才不會被婆婆三言兩語的感情牌打動,她讓婆婆趕緊把外甥送走:「自己的孩子自己養,大姑姐是失婚了,不是病了殘了,她連自己的孩子都不帶,這算什麼媽媽。」
「你把外甥接過來,他要是出事了,那是你的責任還是我的責任呢?你說你要養他,但你自己也沒退休沒什麼積蓄,孩子讀書上學吃飯,哪哪都需要錢,這錢誰來出,大姑姐不管他,這錢是不是得讓我出。」
「你同情你女兒也罷,心疼你女兒也好,你不能把外甥往家里領,讓我為你女兒的不幸買單,你女兒失婚是她自己經營婚姻有問題,不關我的事,你別把她的孩子往我這里領,然后把他變成我的責任。」
不管大姑姐有沒有失婚,陳藍朵都不喜歡霸道,目中無人的外甥,況且婆婆重男輕女,要是真的同意外甥住下來,以后自己的女兒肯定少不了被外甥欺負。
更重要的是別人家的孩子,別去擔責,根本就負擔不起。